简体版(编辑:顺丨校对:觀)
女声朗读:AI
男声朗读:AI
三皈依,三种增上,以佛为心,以法为意,以僧为识,自洲自依。
不是你做了皈依仪式就是佛教徒,而是自增上,我皈依佛,跳出三界,不取世间颠倒相,只为灭苦。皈依佛的意思是立志出三界,不取世间颠倒相,一切只为灭苦。我们要做到正念正知,先要有无间根本作意,要做到根本作意,就要正知当下。
三皈依就是三种增上,三个提升自己的方向——用力处、着力点。皈依的意思就是说,常常用佛法僧来提醒,来勉励自己。要对佛法正确了解,不是找一个师父做仪式、成了那个人的弟子就是学佛,要以佛为心,以法为意,以僧为识,用佛法僧作为我们的心意识,观察最里面——就是我们的心,推出去——就是我们的意向。
用法来做我们的意向,包括用方法练习、净化,对外境外尘接触时了知与看清;用僧来做我们的认识,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就是僧。
法增上,就是依照佛陀所留下来的法次第,如法作意、如法精进,也就是根本作意、根本精进,从根本来作意,体验当下离欲。当下一定离欲,有欲就不叫当下。真的活在当下是不可能有任何欲望的,欲望往后拉则有过去心,往前推则有未来心,有过去心、有未来心叫欲望。
过去心就是你想改变过去,未来心就是未来还未到,你就在追求了。当下是无欲的,你离欲才能见法,不离欲是见不到法的。因为,法是离欲的,有欲就见不到无欲之法,世间心不死则出世间心不生。
法就是今生现世要修证见道,也就是今生就要见到法,今生若不能见的就不是佛法。如果你不认为这样,不能如理作意(即一心一意,如理精进),都不算是皈依法,或者认为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见法,那也不算皈依法,这是皈依法的意义,有这样的认识,叫做法增上,有这样的用心专精的法,就可以帮助自己提升。这一世就能解脱,当下就能离欲见法。
刚开始习禅的时候,心都是专注在妄念上,一下呼吸都观不到,专注力都会用错方向,心不是打妄想就是在外面飘,心都是在过去与未来,心都不在当下。如果有在触或感受上的话,就有一下在当下,是无念头的,而有一下入净化,这是每一位修习者都有的经验。
因此,当你渐渐有专注力的时候,定力也会持续提升,专注力与定力也是一起提升的,行者才能够在触和感受上观得到,这需要时间,用方法也是持久战,或在刀锋上行走,很困难,很容易放弃。
因此,依止很重要,要自依止,要到此境界,必须先看到什么是心?我们的心是合流相续的,好像电影片段——似续非续、实际无续,一秒钟有30个镜头,有时见光,有时有色,其实看到的是影相,都是速度造成的。
时间也是这样,我们看到的时间是速度,佛教看到的时间是空间。修行人看时间不是速度,世间人看时间就是速度,会跑的东西,打坐跟妄念跑,想东想西,心散乱不堪。所以世间心会着急,修行人不会着急,因为他看时间是空间,有空间就有时间,没有空间,就没有时间,时间是从空间变出来的。
你如果看不到这奥妙关系,你就不了解什么叫时间,什么叫空间,你也不了解什么叫“心”。心为什么苦呢?因为当作是我的,若不是你的,你的苦在那里?当你很专注的时候,是不会有时间的感觉,时间一下就过去了,但当你不专注的时候,时间很过得慢,你有这种体验吗?
根本作意是最省力气的,因为颠倒作意更用力,刚开始注意总要用点力,站着、说话、听人家讲话,通通要用力,否则就听不到别人讲什么。相对于颠倒作意——即妄想,根本作意则很省力,在讲话或听别人说话时,只注意声音的波浪,这叫腾云驾雾、乘风破浪,你是坐在无常的上面,一般人不能把说话的声浪当作自然的风而让它流过去,硬要抓住它的意思。
以境为实,不知一切境都是众生的取相沉淀,这样就容易起烦恼,其实很多话都没有什么意思,对方只是喜欢讲而已,微笑也是用力,只是比皱眉头更省力。
因此,修习者如果修行得正确,日子有功,根本作意会自然生起,心就会变得更智慧了。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往内支配我们的,我们就得自在。
繁体原文:
三皈依,三種增上,以佛為心,以法為意,以僧為識,自洲自依。
皈依不是你做了儀式,就是佛教徒,而是自增上,我皈依佛,出三界,不取世間顛倒相,只為灭苦,昄依佛的意思,是立志出三界,不取世間顛倒相,一切只為灭苦。我們要做到正念正知,先要有無間根本作意,要做到根本作意,就要正知當下,三皈依就是三種增上,三個提升自巳的方向,用力處,著力点,皈依的意思就是說,常常用佛法僧來提醒,來勉勵自已。要对佛法正確了解,不是找一個帥父做儀式,成了那個人的弟子就是學佛,要以佛為心,以法為意,以僧為識',用佛法僧做為我們的心意識,觀察最里面就是我們的心,推出去就是我們的意向,用法來做我們的意向,包括用方法練習,净化,对外境外塵接觸 時,了知与看清,用僧來做我們的認識,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就是僧。法增上,就是依照佛陀所留下来的法次第,如法作意,如法精進,也就是根本作意,根本精進,從根本来作意,体驗當下离欲。當下一定离欲,有欲就不叫當下。真的活在當下是不可能有任何欲望的,欲望往後拉,有过去心,往前推,有未來心,有过去心,有未來心叫欲望。过去心就是你想改變过去,未來心就是未來還未到,你就在追在求了。當下是無欲的,你离欲才能見法,不离欲,是見不到法的。因為,法是离欲的,有欲,就見不到無欲之法,世間心不死,出世間心不生。法就是現世要修証見道,也就是这世就要見到法,这世若不能見的就不是佛法。如果你不認為这样,不能如理作意,即一心一意,如理精進,都不算是皈依法,或者認為三大阿增祗劫才能見法,那也不算皈依法,这是皈依法的意義,有这样的認識,叫做法增上,有这样的用心專精的法,就可以幫助自巳提昇。这一世就能解脱,當下就能离欲見法。
刚開始習禅的時候,心都是專注在妄念上,一下呼吸都觀不到,專注力都会用錯方向,不是打妄想,就是心在外面飘,心都是在过去与未來,心都不在當下,如果有在觸或感受上的話,就有一下在當下,是無念頭的,而有一下入净化,这是每一位修習者都有的經驗,因此,當你漸漸有專注力的時候,定力也会持續提昇,專注力与定力也是一齊的,行者才能夠在觸和感受上觀得到,这需要時間,用方法而是持久戰,或在刀鋒上行,很困難,很容易放棄,因此,依止很重要,要自依止,要到此境界,必須先看到怎麼是心?我們的心是合流相續的,好像电影片段,似續非續,實際無續,一秒鐘有30個鏡頭,有時見光,有時有色,其實,看到的影相,都是速度造成的,時間也是这样,我們看到的時間是速度,佛教看到的時間是空間。修行人看時間不是速度,世間人看時間就是速度,会跑的東西,打坐跟妄念跑,想柬想西,心散乱不堪。所以世間心会著急。修行人不会著急,因為他看時間是空間,有空間就有時間,沒有空間,就沒有時間,時間是從空間变出來的,你如果看不到这奥妙関係,你就不了解怎麼叫時間?什麼叫空間,你也不了解什麼叫心?心為什麼苦呢?因為當做是我的,若不是你的,你的苦在那裡?當你很專注的時候,是不会有時間的感覺,時間一下就过去了,但當你不專注的時候,時間很難过,你有这種体驗嗎?
根本作意是最省力氣的,因為颠倒作意更用力,剛開始注意總要用点力,站著,說話,聽人家講話通通要用力,否則就聽不到別人講怎麼,相對於顛倒作意,即妄想、根本作意則很省力,在講話或聽别人說話時,只注意声音的波浪,这叫騰雲駕霧,乘風破浪,你是坐在無常的上面,一般人不能把说話的声浪當作自然的風,讓它流過去,硬要抓住它的意思,以境為實,不知一切境都是眾生的取相沈澱,这样就容易起煩惱,其實很多話都冇啥意思,對方只是喜歡講而已,微笑也是用力,只是比皺眉頭更省力,因此,修習者如果修行得正確,日子有功,根本作意会自然生起,心能用智慧的原因了,除了我們自巳,沒有任何其他人能夠往內支配我們的,我們就得自在。
注:简体化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