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编辑:争):
第一条:
知道轮回是苦,处在欲界的我们,是从世间的苦和集,体会到修行的重要。我们需要修行,因为我们知道轮回是苦。苦不是像腿痛一般,它是一种内在的不安,这个不安就是无明,对事的无知或不清楚,自然会产生恐惧的心。
每个人身都处在轮回的过程中,但郤无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即使每天惯性认为,每天都差不多,似乎没有怎么改变,这是一种常见,无知的状态里。以为每天追逐欲望,以此为目标,而我们知道,这样的追逐,往往会制作更多的问题。从此心里就有罣碍了,心的罣碍因为无知,烦恼习染造就了不善的业。
令心不安烦躁,而这种苦是精神上的,不是放腿就不痛了,人一旦做了不好不善的事,这种苦就会成为挥之不去的一种状态,使我们总是感到不安,心是万象之源,如果未经审视,它会横冲直撞,精于骗术。
若你正确看穿它,它就不再有任何根源,本质上不再有来,停留和去,你的内在声音,内在智慧,就是觉察心,觉知力量,将会觉醒及强化,事实上,你巳经在自我之中发掘了智慧的响导。
因为智慧的指引,你的觉察力越来越强烈而清楚,你将可以开始分辨真理和自我欺骗的真相,而能以洞察力和信心聆听它,用你的每一天每一年来增长智慧。道在前,法就在当下。你有注意到?
第二条:
禅修要了解和行动并重,修习者应该知道,禅法是一种心灵修养的技巧,是可供我们行,住,坐,卧时随时使用的一种调和身心的方法。但它的方向和目标是怎么?这就要由我们自已的知见引导了。
好比我们的脚,它要走到怎么地方去,要用我们的眼睛看,知见就是我们的眼睛,方法与知见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抵达目标。佛教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禅定,禅修的阐释最为完整,戒,定,慧三学,将佛陀所说的法做为系统性的整理和说明,而禅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论师们把佛陀所学过的这些禅法,全部归纳到佛教里。因为这些禅法佛陀都实际修行过了,在他觉悟后,展开教学之时,他便把这些禅法归纳到真教学里。
因此,禅修方法有很多种,行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已的,孙伦禅修法是其中一种。它比较简单直接,观呼吸是止观平衡的发展正定,呼吸要多练习。纯熟,稳定地才能够发展观和止的能力,不要停止。每天都要练习是重点,一位认真热诚地修习内观禅的修习者,必定会经历到尖锐而难受的感觉。就在那些痛苦经验之中,真谛才会向你揭露。
如果修习者想转移或避开那些痛苦经验,例改变禅修姿态,不善意向的做作,行者的痛苦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安逸与舒适,心在做作的虚幻中迷失方向。此安逸与舒适幻想会自然地令心意涣散,到时便不可能有定力了。既无定力,智慧就无法在行者内部生起,行者唯有继续飘浮于生死之流。苦受是至道的法则,至理名言,是孙伦禅修法的精髓。
原文
第一条:
知道輪迴是苦,處在欲界的我們,是從世間的苦和集,体会到修行的重要。我們需要修行,因為我們知道輪迴是苦。苦不是像腿痛一般,它是一種內在的不安,这個不安就是無明,对事的無知或不清楚,自然会產生恐懼的心。每個人身都處在輪迴的过程中,但郤無知將來会發生什麼事。即使每天慣性認為,每天都差不多,似乎没有怎麼改變,这是一種常見,無知的狀'態里。以為每天追逐欲望,以此為目標,而我們知道,这样的追逐,往往会制作更多的問題。從此心裡就有罣礙了,心的罣礙因為無知,煩惱習染造就了不善的業。令心不安煩躁,而这種苦是精神上的,不是放腿就不痛了,人一旦做了不好不善的事,这種苦就会成為揮之不去的一種狀態,使我們總是感到不安,心是萬象之源,如果未经審視,它会橫衝直撞,精於騙術。若你正确看穿它,它就不再有任何根源,本質上不再有來,停留和去,你的內在声音,內在智慧,就是覺察心,覺知力量,將会覺醒及强化,事實上,你巳经在自我之中發掘了智慧的响導。因為智慧的指引,你的覺察力越來越強烈而清楚,你將可以開始分辨真理和自我欺騙的真相,而能以洞察力和信心聆聽它,用你的每一天每一年來增長智慧。道在前,法就在當下。你有注意到?
第二条:
禅修要了解和行動並重,修習者應該知道,禅法是一种心靈修養的技巧。是可供我們行,住,坐,卧時随時使用的一种調和身'心的方法。但它的方向和目標是怎麼?这就要由我們自已的知見引導了。例方法好比我們的腳,它要走到怎麼地方去,要用我們的眼睛看,知見就是我們的眼睛,方法与知見两者必須結合,才能抵達目標,佛教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禅定,禅修的闡釋最為完整,戒,定,慧三學,將佛陀所說的法做為系統性的整理和說明,而禅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論師們把佛陀所學过的这些禅法,全部歸納到佛教裡。因為这些禅法佛陀都實際修行过了,在他覺悟後,展開教學之時,他便把这些禅法歸納到真教學裡。因此,禅修方法有很多種,行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已的,宣隆禅修法是其中一种。它比較簡單直接,觀呼吸是止觀平衡的發展正定,呼吸要多練習。純熟,稳定地才能夠發展觀和止的能力,不要停止。每天都要練習是重点,一位認真熱誠地修習內觀禅的修習者,必定会經歷到尖銳而難受的感覺。就在那些痛苦经驗之中,真諦才会向你揭露。如果修習者想轉移或避開那些痛苦经驗,例改變禅修姿態,不善意向的做作,行者的痛苦將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安逸与舒適,心在做作的虚幻中迷失方向。此安逸与舒適幻想会自然地令心意渙散,到時便不可能有定力了。既無定力,智慧就無法在行者內部生起,行者唯有繼續飘浮於生死之流。苦受是至道的法則,致理明言,是宣隆禅修法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