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编辑:JMS)
2020.9.12 第一条
不以妄想为碍,对待妄想是不迎不随。坐禅是训练我们的心不要打妄想,也不随妄想去打转。不打妄想就是不去想昨天的事、明天的事或打坐以外的种种事。但妄想是从自己的心里跑出来的,在妄想出现时,要很快地警觉到自己在打妄想而立刻截止它,此即常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刚开始打坐的人,免不了有妄想,故不要怕有妄想,但要能立即警觉到自己在打妄想。妄想与我们的警觉性有很大的关系,最初没有打坐时虽知道自己也有妄想,但总不觉得妄想很多,而稍微用功打坐,才会发觉到自己的妄想是那么多,这为什么呢?因为打坐用功的人有比较高的警觉性,能在念头一起时,马上发觉自己在打妄想。
就佛法来讲,我们的念头就像波浪一样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有迷有梦,念头随时都是有的,而且出过不停,就看自己能不能察觉。当坐了一段时间,行者会发现没有太多妄想了,心也平静了,但时间还是很漫长,如果真的坐到妄想很小时,时间会飞快滑过去,为什么既觉得没有什么妄念,而时间还是很难挨呢?主要原因是在于心里有妄想,而自已的警觉性不够,故不能察觉,甚至是因自我暗示,认为自己已经很静了,所以没有用心去察觉妄念的存在,入迷入梦了。
因此,看到自己有很多妄想,并不是坏事,至少表示你已有比较高的警觉性,一般没有禅修的人,整天在妄想里打转,也不觉得那是妄想,所以打坐首先不要怕妄想,一切的念头只要不离开呼吸,集中专注观呼吸,当你觉知到在鼻的触感上时,知道一下就有一下是没有妄念的,渐渐地妄念自然会减少。
2020.9.12 第二条
修行只有两个目的,禅修练习是要帮助了解心的特相,即纯粹地识知目标,从而了解心的无我本性。
当你坐下来禅修,全部身心投入到你的禅修当中,全身没有执着并放松下来,心静下来坐禅,不要注意任何目标,因为目标(例声音,感受,身体觉受)一直都有,许多妄念、可能的目标都会从心现起,让目标来到心,你自已的一个自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心就会立刻觉知,只是知道并注意,心此刻在做什么。
一旦识知了那个目标,行者会注意到另外一个目标又会进入觉知,观照心如何自动放掉前一个目标,觉知新来的目标,然后另外一个目标又会生起,例如一个念头,心又放掉前面一个旧目标而抓住这个新的念头,这些目标不断进入心,一个接着一个,心也不停地识知每一个目标,行者很快就会明白,这个过程根本不需要有一个指导员站在心的后面,也是会发生的。
因为生起又灭去,只要行者不对这个目标有所反应,只是纯粹地观察,进行观察,并不需要有观察者,如实的在,如实的知,练习练习再练习,持续地练习,总有一天,心会停下来,平静就在里面,像无浪的海面,清晰、宁静与自在。不管念头怎么生起,都要看清楚它的真面目,既不追踪逝去的念头,也不期盼未来的念头,不执着喜悦的经验,也不要被忧伤的情境打败你,若你能这样做,就能达到深刻宁静的境界,到那时,善和恶、喜悦和忧伤,就不分轩轾了。
2020.9.12 第三条
让自己的心开阔起来,生命会容易自在些,一整勺的盐巴放进一杯水当中,这水咸得难以喝下,若将这匙盐巴放到湖水里,就几乎感觉不出什么了,心宽广就自在了,观禅能令你放得下、放得快,能够观就自在,它的开放和广阔就是慈悲的温床,明辨一切外在的现象,并拥有能够自然示现的潜能智慧。
繁体原文:
2020.9.12 第一条
不以妄想為礙,对待妄想是不迎不随,坐禅是訓練我們的心不要打妄想,也不随妄想去打轉,不打妄想就是不去想昨天的事,明天的事或打坐以外的種種事,但妄想是從自已的心裡跑出来的,在妄想出現時,要很快地警覺到自巳在打妄想而立刻截止它,此即常言,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刚開始打坐的人,免不了有妄想,故不要怕有妄想,但要能立即警覺到自巳在打妄想。妄想与我們的警覺性有很大的関係,最初沒有打坐時雖知道自巳也有妄想,但总不覺得妄想很多,而稍微用功打坐,才会發覺到自已的妄想是那麼多,这為什麼呢?因為打坐用功的人有比較高的警覺性,能在念頭一起時,馬上發覺自己在打妄想,就佛法来講,我們的念頭就像波浪一样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迷有夢,念頭随時都是有的,而且出过不停,就看自已能不能察覺,當坐了一段時間,行者会發現冇太多妄想了,心也平静了,但時間還是很漫長,如果真的坐到妄想很小時,時間会飛快滑过去,為什麼既覺得沒有什麼妄念,而時間還是很難挨呢?主要原因是在於心裡有妄想,而自已的警覺性不够,故不能察覺,甚至是因自我暗示,認為自已已很静'了,所以沒有用心去察覺妄念的存在,入迷入夢了,因此,看到自已有很多妄想,並不是壞事,至小表示你已有比較高的警覺性,一般沒有禅修的人,整天在妄想里打轉,也不覺得那是妄想,所以打坐首先不要怕妄想,一切的念頭只要不离開呼吸,集中專注觀呼吸,當你覺知到在鼻的觸感上時,知道一下就有一下是冇妄念的,渐渐的,妄念自然会减少。
2020.9.12 第二条
修行只有兩個目的,禅修練習是要幫助了解心的特相,即純粹地識知目標,從而了解心的無我本性,當你坐下來禅修,全部身心投入到你的禅修當中,全身冇執著的放鬆,心靜下來坐禅,不要'注意任何目標,因為目標例声音,感受,身體覺受,一直都有,許多妄念,可能的目標都会從心現起,讓目標來到心,你自已的一個自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心就会立刻覺知,只是知道它,注意,心此刻在做怎麼,一旦識知了那個目標,行者会注意到另外一個目標又会進入覺知,觀照心如何自動放掉前一個目標,覺知新來的目標,然後另外一個目標又会生起,例說一個念頭,心又放掉前面一個舊目標而抓住这個新的念頭,这些目標不断進入心,一個接著一個,心也不停識知每一個目標,行者很快就会明白,这個过程根本不需要有一個指導員站在心的後面,也是会發生的,因為生起又灭去,只要行者不对这個目標有所反應,只是純粹地觀察,進行觀察,並不需要有觀察者,如是的在,如實的知,練習練習再練習,持續的練習,總有一天,心会停下来,平靜就在里面,像無浪的海面,清晰,寧靜与自在,不管怎麼念頭生起,都要看清楚它的真面目,既不追蹤逝去的念頭,也不期盼未来的念頭,不執著喜悅的經驗,也不要被憂傷的情境打敗你,若你能这样做,就能達到深刻寧靜的境界,到那時,善和恶,喜悅和憂傷,就不分軒輊了。
2020.9.12 第三条
讓自已的心開闊起來,生命会容易自在些,一整匙的盬巴放進杯水當中,这水鹹得難以喝下,若將这匙鹽巴放到湖水裡,就幾乎感覺 不出什麼了,心寛广大就自在了,觀禅能令你放得下,放得快,能觀就自在,它的開放和广闊就是慈悲的温床,明辫一切外在的現象,並拥有能夠自然示現的潛能智慧。
注:简体化使用微信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