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编辑:圆子|校对:觀)
女声朗读:AI
第一条
令正念成长,成为一个不凡的人
佛陀说,当禅修者知道五盖已经远离他了,便会觉得喜悦,禅悦让心安稳轻安,禅悦会将心导入三昧,即深层禅定。初禅仍然是世俗的层次,但是有了喜悦和轻安,身体也会跟着安稳。有了喜悦,我们的心会倾向专注,所有的禅修者永远要记住这一点,内心的喜乐是禅修的必要条件。
没有喜乐便无法禅修,这里所说的喜悦来自安稳的身体,而这种安稳的感觉来自一颗乐于禅修的心。喜悦生起的原因有很多,知道自己有能力依法修行,能够安稳平静的坐禅或身体健康。如果没有这些喜悦,尤其是乐于修行,那么当我们觉得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时,便很容易忽视禅修,没有喜悦,便无法入定。
佛陀说,身心要先感到舒适才能禅修,只有心感到喜悦时,才能入定。如果自己知道为了什么去修行,便会持续,坚持欣赏自己的努力,了解这点,便能带来喜悦,自在常在定中。唯有当我们将内观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时,内观方才有意义。打个比方吧,在禅坐当中,我们可能会彻悟自己是自己业的主人,要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负责。此刻正是一种了悟的经验,但是,唯有从现在开始,决心尽量少造恶业才可能有成果。也唯有如此,灵性方得成长。以禅修经验作为我们的基石,然后正念有多少,持续禅修令正念持续增长。
如此,便能使得新内观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就在它发生之际,我们会逐渐成长成为一个不凡的人。
第二条
我们都会做梦,在梦中,我们可以梦见日间所做的一切,人们最可能梦见的,就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换句话说,如果梦中还见到自己在禅修,这就说明了禅修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醒来时也可以马上进入状况,过了一些时日,梦境将渐渐减少,当你一醒来,便可立即投入修行,智者无梦,阿罗汉的睡眠是无梦的,做梦也是一种痴的征兆,是潜意识的作用,痴有好几层意义,包括愚痴、困惑、幻觉等。
对阿罗汉而言,时时刻刻都是清楚的,意识和潜意识本是一心。许多人大半时间都活在潜意识中,即便是清醒的,心也不断生起无意识的念头,妄想纷飞。观者就不一样了,对于念头的生灭,观者都能够有清楚的觉知,在这种情况下,观者能够转潜意识心为意识心。禅修者的确能够影响并换一个人的性格特质,任何其他方法绝对没有这个功能。
有许多的精神病症,情绪病,精神衰弱症都可能透过禅修而疗愈,无需药物辅佐。内观是发展完美人格特质,克服陋习的良方,一般人习性都很重,当然修习内观不容易,但许多有习染的行者,渐渐都会把陋习剔除,但是许多人并非刻意的戒除。禅修之后,对于这些陋习,都不再生起贪爰,在禅修的阶段,连身体上的某些顽疾也可能不药而愈。轻安和喜乐都具备惊人的治疗效果,禅修后的行者,都会向善意的方向发展。因此,业力也会改变,但愿所有观行者有空余时间供自己内观。
法句经:“比丘品,若人常正念,诸蕴之生灭,获得喜与乐,知彼得不死。”每当观者观察着自己五蕴的生灭,就会法喜充满,这对于智者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四念住是唯一导向解脱的方法,修习内观的人,对这个方法,深信不疑,只要向前迈进,达到这个阶段,就再也不会退转,不会退步,你已经有正确的禅修方法。内观的基本功夫,需要时间打基础,如果打得很稳固,在这个阶段之前,内观能力都不够成熟。但是到达某个阶段的内观能力,已经很难再有动摇了,祝愿持续努力的观者,新的一年里,能够不再退转,行在道上。
自我内心对无常的经验必须确实地认同后,一种非常的态度便会发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谈得上内观。这种透过内观而产生的内在变化,并不是一种急剧性的转变,相反地,它是一种缓慢又温和的过程,最终达到一种全然的转变。
禅坐中了悟的经验,并非只解决无常的问题而已。虽然其它的经验也具有同样的价值,但是,如果这些经验最终无法成为内在的觉知和转变,终不能称作内观。这种领悟是发自于禅坐后超越语言文字的静默当中。在禅坐当中,经验会发生,事情过后,我们便能察觉到它对我们的影响了。
繁体原文:
第一条
令正念成長,成為一個不凡的人
佛陀說,當禅修者知道五蓋己經遠離他了,便会覺得喜悦,禅悦讓心安穩輕安,禅悦会將心導入三昧,即深層禅定,初-禅仍然是世俗的層次,但是有了喜-悦-和輕安,身體也会跟著安稳,有了喜悦,我們的心会傾向專注,所有的禅修者永遠要記住这一点,內心的喜樂是禅修的必要條件。沒有喜樂便無法禅修,这裡所說的喜悦來自安稳的身体,而这种安稳的感覺來自一顆樂於禅修的心,喜悦生起的原因有很多,知道自己有能力依法修行,能夠安稳平静的坐禅,或身體健康,如果沒有这些喜悦,尤其是樂於修行,那麼當我們覺得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時,便很容易忽視禅修,沒有喜悦,便無法入定,佛說,身心要先感到舒適才能禅修,只有心感到喜悦時,才能入定,如果自己知道為了什麼去修行,持續,堅持,欣賞自已的努力,了解这点,便能带来喜悦,自在,常在定中。唯有當我們將內觀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時,內觀方才有意義。打個比方吧,在禅坐當中,我們可能会徹悟自己是自巳業的主人,要对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一切負責。此刻正是一種了悟的經驗,但是,唯有從現在開始,决心盡量少造惡業才可能有成果。也唯有如此,靈性方得成長。以禅修經驗作為我們的基石,然後正念有多少,持續禅修令正念持續增長,如此,便能使得新內觀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就在它發生之際,我們会逐漸成長成為一個不凡的人。
第二条
我們都会作夢,在夢中,我們可以夢見日間所做的一切,人們最可能夢見的,就是自巳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換句話說,如果夢中還見到自巳在禅修,这就'說明了禅修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醒來時也可以馬上進入狀況,过了一些時日,夢境將漸漸减少,當你一醒來,便可立即投入修行,智者冇夢,阿罗漢的睡眠是冇夢的,作夢也是一種痴的徵兆,是潛意識的作用,癡有好幾層意義,包括愚痴,困惑,幻覺等,对阿罗漢而言,時時刻刻都是清楚的,意識和潛意識本是一心,許多人大半時間都活在潛意識中,即便是清醒的,心也不断生起無意識的念頭,妄想紛飛,觀者就不一样了,对於念頭的生灭,觀者都能夠有清楚的覺知,在这種情况下,觀者能夠轉潛意識心為意識心,禅修者的確能夠影響並換一個人的性格特質,任何其他方法絕对沒有这個功能,有許多的精神病症,情緒病,精神衰弱症都可能透过禅修而療癒,無需藥物輔佐,內觀是發展完美人格特質,克服陋習的良方,一般人習性都很重,當然修習內觀不容易,但许多有習染的行者,漸漸都会把陋習剔除,但是許多人並非刻意的戒除,但是禅修之後,对於这些陋習,都不再生起貪爰,在禅修的階段,連身體上的某些頑疾也可能不藥而癒。輕安和喜樂都具備驚人的治療效果,禅修後的行者,都会向善意的方向發展,因此,業力也会改變,但願所有觀行者有空餘時間供自已內觀,法句經,比丘品,若人常正念,諸蕴之生灭,獲得喜与樂,知彼得不死,每當觀者觀察著自己五蕴的生灭,就会法喜充滿,这对於智者而言,就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四念住是唯一導向解脱的方法,修習內觀的人,对这個方法,深信不疑,只要向前邁進,達到这個階段,就再也不会退轉,不会退步,你已經有正確的禅修方法,內觀的基本功夫,需要時間打基礎,如果打得很稳固,在这個階段之前,內觀能力都不够成熟,但是到達某個階段的內觀能力,已經很難再有動搖了,祝願持續努力的觀者,新的一年里,能夠不再退轉,行在道上。自我內心对無常的經驗必須確實地認同後,一種非常的態度便会發生。只有在这個時候,才談得上內觀。这種透过內觀而產生的內在变化,並不是一種急劇性的轉变,相反地,它是一種緩慢又温和的过程,最终達到一種全然的轉变。禅坐中的了悟的經驗,並非只解決無常的問題而巳。虽然其它的經驗也具有同样的價值,但是,如果这些經驗最終無法成為內在的覺知和轉变,終不能稱作內觀。这種領悟是發自於禅坐後超越語言文字的静默當中。在禅坐當中,經驗会發生,事情过後,我們便能察覺到它对我們的影響了。
注:简体版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