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老师每日分享(2017.7.1~2017.7.31)

2020-08-29 18:06:48 712 Lisa


2017年7月1日

佛法是可親自驗証的……可讓親自驗證是佛法的一個特質,當自己親身實踐,体驗之後,即可證實佛法的真實性,例子,要知道食物的滋味,需在品嚐之後才知道,佛陀教導,一切眾生皆由名,色,聚集而成,修習內觀智慧禅,先從身觸開始,每次身觸,都可以透過觀呼吸,覺知呼吸在鼻的感受上,覺察到觸,當內觀禅定变得强而有力時,自己会發現,每次的觀照包含有兩個部分,一個能覺知心,即名法,一個被觀照的所缘對象,即色法,自己会親身体驗,譬如說、依於正念,覺知到呼吸的每一個當下,知道觸,了知身心,即名和色,在行,住,坐卧當發現名和色,能了知顯示,眾生基本上只是名法和色法的堆積,其實並沒有人或眾生,如此,親身体证佛陀的教導,会使我們更加堅信佛法的真實性,確立信心,正念,接著,修習行者会發現,當身體疼痛,不舒適時,因為有想移動肢體的意欲,動机,所以有移動的現象,如此,了知因果關係,再次証實佛陀的教導

因為宣隆禅修法……以觀呼吸出入息,在覺知覺察正念,習中專注並在觸感上知道,第二部分以身體的强烈感受,來体证,因此,只以宣隆法的修習為主,

當你坐禅的當下,不要入想,只是覺知在每一下呼吸的出入,知,而建立正定,止觀平衡的發展,正定的襌那才能夠令心有力量,心能安住、在心出來知,直接,簡單,如果你没有在覺知,在第二部分,很難有力量持續下去,堅持一点一滴的覺察,在覺知上,正念的力量,在平時也會發展定力,覺察到觸也是自然而至的,不用刻意才是正定

一個修習坐禅的初學者,首先要用方法,而是正確的才有用,刚開始妄念是不停的,因為心的雜念妄想已經習慣了入想蕴,和平時生活和工作壓力,心很難習中而平静,坐禅是培養定力和清除心靈的雜草,邁向道而超凡入聖,因此一点一滴積聚自己的波罗密,堪忍的忍性是心靈的力量所在,每天習禅是培養自己的心性和看清實相,给自己最好的禮物,是得到佛法、正


2017年7月2日

一個善於修習的行者,心境会漸漸的,一点一滴的邁向平静,只有平静的心靈,自己的慈悲喜捨心才會發展,是自然而至的,平静是混亂的结束,平静是在自己內心,可以在煩亂不安和痛苦的地方找到,你無法在森林裡或在小山丘上找到平静,你的師傅也無法给你平静,你經歷痛苦之所在,也是你去除痛苦的地方,努力從痛苦中逃跑,事實上是朝著痛苦跑,如果你稍微放下,你会有些許的平静,如果你放下很多,你会有許多平静,如果你完全放下,你会完全平静,寧静自在是坐禅的心靈力量,也是正定所產生令心安住,邁向法,心一出來,知,心的止息,正

爱和恨都是苦,因為有欲望,想要是苦,不想要也是苦,即使你得到你想要的,仍然是苦,因為一旦你得到它,你会害怕失去它,你如何能夠平静安住,心懷畏懼,有壓力心会累,生活会不幸福和自在,是你想要的嗎?

當你生氣時,感覺是好還是壞?,如果感覺很不好,那麼你為什麼不把怒氣丢掉?,為什麼費心保持怒氣?如果你執著这样,心累,困擾,人变得無明,有時候,你的心会令全家爭吵,或讓你整夜難眠,而痛哭,,然而,你依然生氣,憤怒難消,仍然繼續受苦,如果當你在坐禅看到憤怒,請把它丢掉,如果你看到憤怒的痛苦,不把它丢掉,它会無限期的引起痛苦,因此,苦受是至道的法則,在觀苦受的時候,逃避有用嗎,苦依然存在,只有知苦才能夠灭苦,了知因缘生,因缘灭,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在制造苦因,透過四念處的修習,覺知覺察,提起正念,把自己的心安住,邁向法,才是自己每天應該做的,心安住,正,

修行的核心,就是法性本空,無我,所以修行時,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心,在用功的過程中,会漸漸發現煩惱是心識的主流,是讓我們流轉生死的原因,使得修行受到干擾,用不上工夫,因此,需要用禅修的方法幫助我們清理煩惱,谈到基本的用功,要先能夠攝心安住,不然,方法没有用上,或不正確,很難習中專注而在覺知上了,當然有些人很快就能夠把方法用上,这是每個人的個性和慧根不同,心思單純的人,煩惱少一点,在用功時,很容易就把方法用得上,反之,心性散乱,懶散的,放逸的就很難習中專注了,有'些人根性特別利,一有方法自然能用,進步很快,另外有些人,很快就投入到菩薩道,而且学得非常快,这些行者在未學佛之前,已經是心地善良的人,一聞法就相應,由此可見,每個人修行的因缘都有所不同,我們花了多少功夫,種的善根多少,因果是不会有差錯的,要知


2017年7月3日

如何修得內觀定之道……當我們在坐禅的時候,六根收攝,習中專注在觀呼吸上,覺察到呼吸的每一下,定和觀建立和平衡的發展正定,如果没有在心的覺知上,只做呼吸的節奏,止也会建立,不算是正定,智慧也不增長,可能会有少許的寧靜,在觀照覺受起伏,坐,觸,想,知,熱受,及痛受,身體內八滑的現象時所付出的努力,即是正精進之道,投入在身,受,心,法上的念即是正念之道,將心專注固定在所觀照的目標上,例如,覺知到呼吸的每一下,和入觸受裡只看到生灭,只是知名和色,就是正定,也叫作觀刹那定,正精進,正念,正定这三者即是构成,定之道的三個道支

如何修得內觀慧……依其真實本質了知觀察的所緣,就是正見之道,在心清净之後,能夠辯別所缘與能知的心,之智慧便生起,例,覺知是重點,这個能清楚辯别名色的智,即身心,就是見清净,之後,行者將能在觀察時辨別名色的因与果,例,想動的動机,因為痛想逃避,有想伸直的動机,所以有伸直的現象產生,因為有眼,所見色,所以能見物,因有耳和所听的声音,所以能听声,因為有善業,所以有財富,如此,才能如實的了知因果法則、當禅修者持續時,禅修者在每次觀察時,能見到每個現象的生灭,因此,行者体征到所觀的所缘与能觀的心都是無常,这個不斷生灭,無常的現象,讓行者確信这一切全是可畏懼的,令人不悦之苦,沒有實体且不受个人的意願所控制,这個确信即,正見之道

覺知是心,没有用心,没有在覺知,如理作意的一心一意習中專注在覺知上,知道它,解脱是心,不是身心,身心五蕴不是分開,

身受心法一齊的,没有用心,只是在修定,因此你的煩惱才没有斷

覺知是用心,如理作意,一心一意習中專注在呼吸上知道,觸感是用心在知,才是根本作意,即心的程度,如果没有用心,只是練習身体,因此你的煩惱才没有减少,身受心法四念處一齊的,如果没有用心,觀智不增長,

解脱是心,不是身体,只是透過色身修行,因此也只有人類才有修行的机会,因為有色身,如果只練身體,你只是在練武功,不算修行,當你到達第八觀智,是心要過關,不是身体

不論在人世間做人做事,或修行都要用心,只有散乱和懶散無明的人,才不会專心和習中用心,一個有習中專注用心的行者,才有机会邁向道,是一個有德行和用心的行者,才有机会超凡入聖,首先做人也是一样,人承即佛承,有德行和善慧根的修習者也一样,容易用到方法和能夠堅持下去,因此,每一個人都是自願的,自己選擇的,証一分,得一分智慧,努力啊

一個修習善法的行者,是他的心靈力量在培養,/心的程度到達怎樣的境界,只有平衡的定觀發展正定,是用心覺知,覺察正念的提升和發展,一定是用心的,没有心的人只是入了想蕴,幻影,幻象,幻覺和思維概念裡,只是持續在打妄想,不在禅坐中了,因為初學者,心散乱心靈雜草太多,很難習中專注,都是正常的,呼吸没有在用心在覺知,用不上.方法,是因為没有量,因此一定要多練習和平時也要用心,做.人做事一心和專注也要培養,


2017年7月4日

當智慧不斷提升時,就可以將問題看得很清楚,如果能進一步把它剖開,最後会發現到一切真的是無我,對於過去發生的事情,如果自己能夠这样剖析的話,更加容易放下苦惱,因為從無常的角度來看,讓苦惱的那件事情已經過去了,既然過去了,自己現在還會苦惱,是因為把它带著,自己貫穿過去与現在,一直带著它,當然就很苦了

人們有那麼多的負擔,不都是自,背著來的嗎?打坐用不上功夫,就是自己的心裡背著太多的東西,一坐下去,煩惱便全部擺出來,这不就变成阻礙嗎?自己要慢慢把它放下,而这就要调心的功夫了

要调心,就不只是面對問題,還要用智慧去化解煩惱,智慧的化解,就是要用心覺知的過程中,對缘起法則,因果定律能夠很肯定而明確地相信,並接受事實,因此,自己愈相信因果,会發現自己的心愈宽大,因為智慧提升了,相信因果一分,智慧就能夠提升一分,因此在坐禅觀痛受的時候,自己的業一定自己還,當你十分相信因果的話,就解脱了,不再種因,

呼吸,……有些人一生中,一次也不知道氣息如何進出他們的身體,由此可知,他們離自己多麽遠的活著,你說你太忙無法禅修,你有時間呼吸嗎?禅修是你的呼吸,你為什麼有時間呼吸卻沒有時間禅修?呼吸對人的生命互至関重要,如果你了解修行法對你的生命非常重要,那麼你会了解呼吸和修行是同樣重要的

如果身體是屬於我們,它会服從我們的命令,不要变老、不准你生病,但是,身体不會理会,只是租用的房子,你並未擁有它,當你必須離開身體時,覺得它是你的会受苦,沒有什麼事物不会改變,和能夠讓我們緊緊抓住,當你了解法,只有生灭,只是知,心出來知,而已

法……什麼是法,沒有什麼不是法,佛法如何教導我們過正當的生活?法以許多方式顯示,在生活上或事情上,或是在你面前顯示,这種說法是不用語言的,所以學習用心去觀察去覺知,你会發現法,就在此時此刻此地自行顯示,你要在何時何地見法?首先,你用思考了解法,如何你了解法,你会去修行,如果你去修行,你会見到法,當你見法時,你是法,你有佛陀的喜悅,藉由觀察自己的心,只是知,知道何者为真,何者非真,何者是平衡的,何者是不平衡的,於此而得以見法,自然而至的

有佛法就有辫法……其他的都会令自己分心,虚幻,不真實的,對生死和解脱分心,因此無論你做怎麼,要如法,如果你覺得不好,往裡面看,看自己的心,如果你知道它是錯的,你依然去做,这是煩惱,聽聞佛法而能牢記在心,能付諸實踐和見法的人,是很難找到的,不管時間和地點,修行佛法在空無一物中原成,这是捨棄,以及放下負擔的地方,这是结束,熄滅,

有時總把身邊的人,的事,的錢,往自己心上抛垃圾,如果覺得他她不重視你,你可以選擇離開啊,為何總把她他和自己連在一起啊,因為你覺得是你的,如果是这样的話,只是自我在澎脹,如果無我,有什麼是你的


2017年7月5日

在生命的每一天中,認識問題的根源是最有智慧,也是最有功德的

法不在遠處,法每天與我們同在,法不是天馬行空想像出來,法與我們生活有關,自己現在正在做的,觀察自己,有時樂,有時苦,有時舒適,有時疼痛,这就是法,你看到了嗎?,要了解,你必須親身体驗

佛陀要我們思惟法,然而人們只是閱讀文字,書和經典,这是接觸相似法,佛陀教導住於四念住,親自体証,如果只是閱讀文字經典,離修行甚遠,每天堅持下去,才能邁向上行道

佛陀有能力知道人的性格和根器,他用自然的教導,用完全相同的方法,不是他有說法的神通,而是他對聽法者的精神狀態,心的程度非常敏銳,所以他能因材施教,當你聞法時,你必須敝開心胸,保持開闊的心保持平静,當下讓法流動,而自然而然的,保護精進力,忍耐力,持續下去,毋須思索,當下每一刻的覺知覺察,正念,是精神所在,當你体证,無我,法自然而至,止息

人們在某個地方有痛苦,因此他她到别的地方去,當痛苦在那裡出現時,他她再度離開,他們認為她逃離痛苦,其實不然,痛苦跟著他她一起離去,自己带著痛苦卻浑然不知,如果我們不知道痛苦,那麼我們就不知道苦因,如果自己不知道苦因,那麼就不知道如何讓苦止息,我們要逃避苦是不可能的,往往只是顛倒想,離開是苦的止息,不是地方或人事物

如何對治憤怒……什麼時候憤怒生起?,是谁的忿怒,是自己嗎?如果真的是你自己,那麼你應該能夠叫它離開啊?不是嗎?然而,自己為什麼無法令忿怒消失,執著忿怒会引起痛苦,如果憤怒真的屬於你,它必須服從自己,如果它不服從你,表示忿怒是騙人的事實,不要信以為真,無論心是什麼狀態,不要信都是假的騙人的,當你堅持,精進,忍耐,總有一天,你会看到憤怒,而有心力把它完全止灭,而見法,努力啊

觀察自己,從內心找到實相,而非在外面找,你是你自己的老師,尋找老師並不能解決你的疑惑或困擾,,如果你用百分之十的時間看别人,百分之九十是看自己,那麼你的_修行是好的,反之,百分之九十看别人的過失而令自己受苦或困擾,你在作不善的意行,心的取相一定是惡因了,要了解法義,無常,苦,無我,不是修是我的,永恆的不变的,那一個人会對你永恆不变啊,你信嗎?他也会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要知

衆生是難於教導,有些了解法,但是不認真修行,有些不了解法,卻不試著去了解,人心就是这样,因為修行者的心態和心的程度很重要,當我們去禅修,如果心充滿疑惑,是不想走修行的路的,人們之所以如此難教,是不了解法義,而不接受佛法,喜歡創造佛法,因為是自己喜歡的,不痛的,妄想症的,如果是这样,要問自己了,坐禅是为了什麼啊,不在禅坐中,入想,虚幻骗自己,你已經騙了自己無數劫,還不夠嗎


2017年7月9日

不要斷了別人學佛的因缘,別人的因缘你是不知道的,不要因為自己的主觀和偏見而令他人錯失了一次遇到佛法的因緣,可能是他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自己不也是得到别人的幫助而得遇佛法嗎,因此,長養自己的慈悲心和正確的知見,能幫的幫,能做的做,利益更多的人得聞正法,修習內觀智慧禅,堅持下去,正

在平時也要觀察自己的行為,身口意是否合一,對.自己心出來的覺知,不善的意行,保持覺察,轉化,培養自己的善心所,你的取相,就是你心靈的心態和心的程度,因此一個修習的行者,每天的內觀智慧,是用正念培養和行持,邁向上行道,正

生命在流轉時,或者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生灭過程,都是緣起和合的,並沒有一個實体,也沒有時刻是不变的,由於每一個因緣都是刹那变化,由因緣組成的現象當然也是刹那生灭的,從觀察这個現象的生灭過程中裡,会發現每一個因緣本身又有其他因緣的组合,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綱路,因此,修行就是改變自己的取相,心靈的質素,把不善意的念頭轉化,在平時生活裡面,看到無常,煩惱,困擾是怎樣生起的,因是誰在作啊,你自己,不斷的覺察之後,從生命的结構中理解無常,無我一定是從修習中領悟,印證緣起,这样才算真正知道無常,無我是什麼了


2017年7月12日

當你在坐禅一當下觀呼吸的時候,如理作意的習中專注在……每一下的觸感上知道,不跟念頭跑,不入想,不加入任何東西,只是知道每一下呼吸,在觀痛受也是一样,只是知,心出來知,不加入任何東西、直接把痛受完全止熄,

如理作意……是把心完全放在專注力上,是一心的,一意的,因為一心不能二用

唯有自己的心,才與自己生死相隨,如果當下的一刻,你没有在覺知,你便会跟了自己的不善意行,跟隨貪,嗔,痴制造無明了,要知    

忍是世上最難的修行、因此坐禅面對的痈受,令你能夠逆流而上,培養堪忍,耐性,決少了忍,你的波罗密很難增長,心没有力量,因此,每天持續下去,是忍辱波罗密会增長得很快,努力啊    

什麼都想要,什麼都要管,会累死你,但是你没有在覺知,當你在坐禅的一刻,如果你往內觀看,看到的全部是執取,傲慢,自大,我的不善心所,因此,每天给自己心靈洗滌一下,從觀呼吸開始,覺知每一下呼吸,培養自己的止觀平衡的發展,漸漸你会看清實相,你自己知    

當你的痛受生起,如果你跟了嗔心跑,你身體会動和逃避,如果只是知生,只灭,不動,只隨生灭,你会在堪忍中培養忍的波罗密    

萬般带不去,唯有業隨身,不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啊,執取只会令你带業往生,當你体证,無常,苦,無我,才是你真正的資糧,見法    


2017年7月14日    

每天要觀察自己的行為,心出來知,不要跟了慾望和嗔心走,1心只有兩條路,貪暊痴和慈悲喜捨心,每天保護你的心,看清實相,没有什麼是你的,對人,事,物也是一样,它們是不確定的,無常的,在变的、只是你依然執取令自己受苦,因此,每天堅持谏習,精進,忍耐,不放逸,早日見法    

越執取,失去越快,万事从調心開始,一切都會過去,只是你依然原地踏步,没有在覺知,幸福是怎麼練成的,放下,培養捨心,因此,你要感恩逆境,忍要經得起考驗,人有善念,1心的取向一定邁向自在,天必佑之、智慧驶得万年船,不要令心緊,受苦,一切随緣,今日苦,乃昨日种,因此,每天坐禅,在覺知,覺察培養正念,邁向法,是你急切的,因為死神随時找你,你躲避不了,因此,行持下去,努力啊    

是的,觀呼吸是覺知每一下在鼻的觸感上知,習中力,專注力是重點,,如果没有在覺知,只是修了一些定力,止觀平衡的發展,才能夠生起正定,    

是的,保護自己的心,不放逸,保持覺知,是重點,只有心跟你生死相随,    

當你在坐禅觀呼吸的當下,呼吸的每一下都在覺知上知道,覺知是心,習中,專注力在觸感上,如果你没有在覺知便跟了念頭跑,心是散乱的,没有在專注,反之,每一下在覺知上,你的定觀会一齊發展,成為正定,什麼是正定啊,觀和定一齊生起的,智慧才能增長,和平衡的發展    


2017年7月15日    

當你建立了正確的知見,是坐弹的推動力,你應該在觀呼吸的每一下、下功夫,培養正定,當正定稳定纯熟的建立,你会在每一下覺知上,覺察到觸,是自然而至的,在第二節觀痛受,心才能夠習中專注,而溶入到痛受裡面,没有身體,没有打坐的你,只有生起,灭去的每一下,只是知,直至它原全止息,因此,一定是有堅忍,毅力,意志力往上邁向,上行道,正    


2017年7月16日    

當你坐禅觀呼吸的重点,是每一下都知,知是心,用心在覺知上,察觉到觸,是鼻,只集中和注意力在鼻的呼吸上,只是知,身体其他的覺受集中在第二部分,最强烈的部分,察觉著它,身心都不動,只是知生起灭去,不加入任何東西,刚開始的新同修都是心散乱的,無在集中,身体鬆散,身心都在動,因此一找不到,入不到痛受裡看到生滅,1心无力量,无定力,因此一每天持续和方法正確很重要了    

每一個新同修都必須经過的階段,是要自己努力,堅持的体證一定是自己的經驗,自求,自修,自證,    

不放逸,不散乱,堅持是堪忍的波罗密,精進力如果一無忍耐心很難精進    

你如何過你的人生,正念之道的重点就是不論你在做什麽,都要覺察它,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於思考,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如何觀察那些会導致情緒產生的思惟,你就能克服它們,然後你会明白,所有的思惟其實来自於過去或者未来,只有覺知的覺察,才能活在當下,然後內心生起愈來愈多的正/念,情緒和障碍都会消失,當你持续修習一段時間,如果正定的力量持续培养,正念是自然而至的,因此一自己会知道方法是否正確,能自我'覺察,保持正念初階的開悟已经培养,正    

內心沒有任何的念頭,只有正念生起,是一種特殊的体驗,並不確定那是什麼,它只是停留一瞬间,情绪困擾從此再也不再出現,是深刻的洞見,邁向上行道,正    

當你的禅修,不論開始,中間或者结束,都是美好的,因為一次又一次地展现了種種人性的美善,透過真實的体驗,修持的力量積累,,無論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動,禅修都能带領你邁向心靈的平静,因此持续修習,是你每天給自己最珍貴的禮物    


2017年7月17日    

每一個人坐禅的時候,當下都有一顆空靈的心,但大家不只没有看到它,還不認為心就是空,喜歡打妄想,在制做,做作境界的出現,其實,什麼也不必做,只需静下心來,只是知,但是自己的心為什麼不能夠静下來啊,就是起嗔,不願意接受痛,心調皮捣乱,從眼,耳,口,鼻,身意等五根流浪出來,到處攀緣外塵,愚昧無明,讓無明的法,駕駛自己的心,執著我和我所有,不肯静下來,因此,當你坐禅的時候,心散乱不堪,像波浪起伏,不能安定下來,因此,觀呼吸是要安住1心念,集中專注在鼻的出入息上,覺知到每一下,培養正念,因此用方法,心的取相,心-靈的精神狀態,培养專注力,都是邁向道的關建和重点,要知    

静下來的意思就是不讓六塵進入心中,只讓六塵像波浪一样在岸边拍打一般,當眼睛看到,只是看,只是單纯的看到,只是知,不進入心中,其他感官都是一样,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滿意和不滿意的覺受就產生了,就讓它停留在那兒吧,不要讓以這些感觉為基础的慾望發展起來,如果它停留在那兒,只是知,心静下來,但如果我們的行動会延伸滿意的感觉,那磨,我和我所有,就立到湧現了,反之,不滿意的感觉而有所反應,那麼就產生苦了,这種情形稱為,静不下來,因此一新同修静不下来,就看不到生起直至止熄了,    

佛陀留下來的法,其實很簡單,一切都不執著,靜下來,進入空,不管怎麼東西,都不可執著或攀緣為我或我所有,如果一切都無怎麽可攀的,那麼你為什麼還不肯静下来,卻把自巳忙得頭暈轉向,盲目追遂会擾乩人心的柬西,寧静才是你應該要的,它是佛,它是法,是道,清净,靈明,安詳自在,所有这些都出現在空性裡面,往內看,才能找到,只要静下来,只是知,佛,法,清净,止息,一切苦熄灭,就'出現在那個寂然不動,因此,如果身心不停的在動,心怎能静下来啊,不動是培养静,定,覺知,很重要了    

佛陀留下來的法,其實很簡單,一切都不執著,靜下來,進入空,不管怎麼東西,都不可執著或攀緣為我或我所有,如果一切都無怎麽可攀的,那麼你為什麼還不肯静下来,卻把自巳忙得頭暈轉向,盲目追遂会擾乩人心的柬西,寧静才是你應該要的,它是佛,它是法,是道,清净,靈明,安詳自在,所有这些都出現在空性裡面,往內看,才能找到,只要静下来,只是知,佛,法,清净,止息,一切苦熄灭,就'出現在那個寂然不動,因此,如果身心不停的在動,心怎能静下来啊,不動是培养静,定,覺知,很重要了    

聰明的人用智慧觀察别人,而不是以無明來觀察,自已以智慧觀察,会學習很多,如果以無明來觀察,你只会挑剔    

如果你以真正的觀智看事情,就不会執著他們,樂與不樂生起時,你觀察它們,不会執著,只是生起又消失,即使最糟的煩惱生起,貪或嗔,也会有足够的智慧去觀察它們是無常的本質,和讓它自然消失,如果你對它有回應,無論喜欢或不喜欢,这都不是智慧,这样你只会引起更多的若    

當自己知道實相時,不会想太多,会成為有智慧的人,如果你不了解實相,你会比有智慧的人想得更多,或原全沒有智慧,有許多念頭,但沒有智慧是極苦,但人總是偏偏喜欢受苦,不能自拔,每天给自巳一点時間坐禅,增長一点智慧,遠離無明,你今天開始未?    

修l行是一生一世要做的,因為心跟自己生死相隨,業也是一样带著離開的    


2017年7月18日    

解脱是心,為什麼總覺得自巳想修,但不得要領,是因為相似法太多,只講,但無用到方法,傲慢,主觀,偏見未消除,在坐禅的時候入想蕴,無在覺知,誰在覺知啊,是心,如果心無在覺知,什麼也不是,因此,正念的培养是需要建立正定,是止觀平衡的發展,也是自然而至的,修行不是一條方程式,也不是刻意的,宣隆禅修法,是傳承下來的,師尊是阿罗漢,他的侍者也是阿罗漢,近代证悟阿罗漢難得而罕有,因此十分珍貴,證得果位的聖者也很多,因此,只要你親身体驗,体證法,才是灭苦之道,    

我未見到你坐禅,也不知道你的心靈程度和心所的取相,因此,只有自已知道坐禅的心在作怎麼,騙自己最傻,心有無在覺知,也只有自已知,無心在用,證明你不確定,或者無在禅坐中覺知    

提起正念 ,在妄念不斷生起時,会看到自己十分困擾的心事,或1是讓自巳留戀的過去,这些都会緊緊拉住我們用功的心,困擾的心事不斷湧現時,会起嗔心,讓人留戀的過去一直浮現時,会起貪心,甚至產生更多幻想,挫折的念頭產生時,也会想用一些方法克服,實際上这些挫折在現實生活中已經發生了,会成為妄念,當你在坐禅的時候,就会不習中,一直入想,制作,修行是認清自已,改善自巳,因1此才要找方法對治煩惱,而不是騙自巳,如果修習的方法不正確或你只是在觀想,正念是無法培养的,因此,正念的培养,首先要在觀呼吸下功夫,覺知到呼吸的每一下,在鼻的觸感上知道,集中專注力在覺察到每一下,培养正念,當正念建立,邁向道是自然而至的,證一分,得一分,實力,忍耐力,毅力也会漸漸往上提升,持续下去,每天坐禅,正    

是的,坦白才是實相 能夠熄灭到自已的貪嗔痴的,只有自已知,也是正法的顯現,一個修習正法和見法的行者一定是真實語    

你只是用名相,無自已真實的体證,如果有熄灭貪嗔痴的体驗,才是自已的修證    

一個未有內觀基础的人,只有一些佛學知識,或以為自巳修了很多法門的人,都不算是一個佛教徒,或真懂佛法,見法,邁向法,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真懂佛法的行者,会在心性行為上顯現出,法的力量,有慈悲喜捨的心靈素質,是自然的,自由自在,有戒定慧的本質,正    

修習內觀智慧禅的行者,是邁向法次,法向,持续下去,見法也会自然而至的,每一個努力的和精勤修習的人,見法的机会是自已的体驗,培養開悟,一定是堅持下去的,每天的修習非常重要,要知    

自巳沒有藉口,不想禅修,或者今天不想,假使真的想要,就一定能辦得到的,找不到任何理由不去坐禅,透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己创造的故事,放掉思想,信心就会在內心生起,每一個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能遇到佛法,珍惜得來不易的因/緣,超越了自己生命中所面臨的各種情境時,才能夠自由自在,覺知覺察正念,知    

你会漸漸明白何謂痛苦,當你放下內心的困擾,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生起,以及痛苦的止灭,是最深刻的自由    

我們無法離開世間或回到自己的本質,無法回到我們生命最根本的真理中,因為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而且一直在这理,它只是被一層無明的薄膜蔽障住了,你無法發現它,你在做的只是讓它出現,從那園繞在你身旁無明的烏雲中冒出頭來,看清楚自己的真實本性,明白自己與萬事萬物互相依存的,因此,事實上要為發生在这世上的每一件事绪    情負責任,在禅修的旅程这條路,必然会带領我們回到當初的源頭,你無須去攀緣任何東西或是執著,你只要觀察,纯粹的示現,當你觀察自已呼吸的進出,这個呼吸的觸点在那裡?,讓你的心念專注在这個觸点上,只是知,感受到它就可以了,當你的心飄蕩到别的地方去時,只要注意回到感受上,即可    

1心靈是精神上,心的程度到達的境界,一定和你的證量相等的,例子,無明的表現一定是愚痴,智慧的表现一定是悲智相運的    


2017年7月19日    

身体是無常和变動的,你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心的程度,呈現在你的禅修當中,无一節是相同的,如果覺得这一節坐得不好,上一節坐得好,在比較都是法貪,身心五蕴的本質,是無常,苦,無我的,这就是在坐禅的當下,你要領悟法才最重要,每一個當下,只是身心的体驗,呼吸停頓也是体驗,无好與不好,也只是知,和在覺察它的变化,观痛也是一样,當下正定的力量不集中,无專注力,自然進观的覺察,无質量了,因此一在觀呼吸要下功夫了,覺知到呼吸的每一下是關建,培养正定的力量,才能夠有心力把痛受看完,直至原全熄灭,持续下去啊,正    

身体所有的感覺都是無常的变化,和不確定,只是知,不加入任何思维概念,不執著它,光也只是短暫的生灭而已,也不代表怎么,只是看到生灭    

內觀禅的特質,只是往內觀察身心五蕴的本質是無常的,苦,和無我,光也只是一種覺受,它也是短暫的生灭而巳,光和痛受无什麼分别,都是無常的,只是如果覺得特别而令自巳執著它,会障碍自已的觀智增長    

回到當下最强烈的感受上,只是知,    

,因為如果以前學了很多觀想,很難跳出来,內觀智慧禅,不是觀想一样東西出来,或觀想光,是如實的在當下覺知到生灭而已,直至痛受完全止熄,是灭苦之道,因此一给時間新同修,持续下去修習,留意每天的開示,祝願所有新同修,早日見法    

死神随時剛臨,它不会跟你預约或先通知你,如果你每天只是在制做業而不修習,令自巳的貪嗔痴無明止熄,死亡来時,你進入觀想,我不想死,可以嗎?,因此一內觀禅是真實的實相,當下的你,了了分明,心有在覺知,才是法,要知    

修行的了悟,時時刻刻的驚奇,禅修的精進努力的神奇特質,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種探險,從早到晚的徹夜修行也是一種探險的体驗,那就是修行得到的了悟,可以是来自於生命中時時刻刻的驚奇,正念,並不是某種努力求取的東西,正念随時都在那裡,随時随地都在進行,與其說正念是某種必須捕捉的東西,不如說它是随時随地都会以真實的面目存在,而且隨時生起,在修行中你会遭受巨大的挑戰,痛苦会令你寸步難行,因此,必须在精進,忍著,自在,温柔以及慈悲地接受之間,要取得一種平衡,稳定,纯熟的覺知覺察,正念才会持续,令你全日的保持,心出來知,能令心安住,而知    


2017年7月22日    

持续不斷的修行,選定一種坐禅的方法,不論这當中你经过了多少困難與懷疑,或是感受到多少的激勵與挫折,又或者內心經歷了各式各样的起伏,只要你一直堅持下去,度過那段最黑暗的時光,智慧的曙光终会向你顯現    

並持之以恆,也不要一直改变修行方式,找到相應的法門之後,就要不斷練習下去,直到你遇到自己的瓶頸,也就是困難產生的關鍵点,因此自己经常犯的錯誤,當修行上出现問題,挑戰扩大時,已為修其他方法会比較容易,但是困擾多數是入想蕴,多想无益,困難通常是一個可靠的指標,正表明了这方法是有效的,只要堅持,持久,忍著精進的毅力往困難的地方冲進去,逆流而上,法就在这裡,正    

心有一絲煩惱就会制造流轉的因缘,多一分清净即趨向解脱道路,我們是要讓自己的心净化?或是讓它繼續隨著煩惱流轉?,從缘起觀,自巳能夠很清楚地把握缘起法則,對法愈有信心,就愈能夠有智慧安頓生活,调整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行為 邁向道    

因此,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事情,自己都可以將它放下,因為觀到一切行為,都是在缘起運作中,不只外在客觀的物理現象是如此運作,自己整個身心也都是如此運作,而自己制造的因缘,由我們自己承受,自作,自受,苦    

集中專注是培养覺知力,有覺知力,才能發揮正念的力量,覺知是1心,心出來知,如果心不知道,是无在覺知    


2017年7月23日    

忍耐波罗密,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很多事情緊事緩辦,耐心就.是说要去接受不同的因緣,遇到很多不同的意見,自己也能放下,不随衝動而轉,安住於當下的動作或呼吸,给彼此時間,空间,不急著要改变對方,耐心承受堪忍,接受各種不同的因緣,雖不同也無爭,沒有無奈,此是不衝動而安住的忍律儀    

堅持不是逞強,逞强是沒有能力,又硬要承担,但卻可以進兩步,退一步的面對境界,不能承担時就要退,離境以後,還是要回来面對境界,叫百折不回,堅毅果敢,百折不回,不是頑執逞强    

要破無明,須要根本作意,即如理作意,作意指一心一意,有注意力,能轉向的意思,有善尋,欲出離與全神貫注的意思,即一切注意力如法,世間本來就是無常,苦,無我,因此一世間思惟與離苦不相干的思维,不相應的離苦作意,一心一意为出離無边苦海,不再進行不如法的尋伺,取相,迷想,不再為慾望所繫缚    

所有東西都要作意,沒有作意就沒有佛法可言,你也根本不用修,在經典和律儀裡常提到八個字,如理作意,如理精進,这是包括阿罗漢在內的每一個修行者都要做的,沒做到这一点,不算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一覺知覺察正念的培養,要有如理作意的精進力,安住空心一境性的無我,才能顯現,斷了我和我所有,才能夠空,    

佛陀说,識是非一非異,因為它一直在变,这個变不離所緣境,沒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塵,色声香味觸法,就沒有六識,有根境識的對焦,才有所谓的三事因缘和合的觸,觸在生灭变異,識也跟著生灭变異,依明而有明的缘生,依無明而有無明的緣生,生與灭分别有其前緣,生跟灭的時候巳经不一样了,这样子的講法,完全沒有否定識的輪迴,識不只在當下变化累積起來,當然有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知    

空性,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為真如的異名,真如是遠離我,法二執的實体,所以,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實体即躍然而現    

禅定,禅與定都是讓心專注於某一個對象,達於不散乱的狀態,禅那是指修行者高度集中精神,努力對某種對象或主題加以思惟,定是指心住在一對象的境界之內,禅那是過程,定是结果,禅定依修習的層次可分為四禅和八定    

因此,如果無在集中專注力在坐禅,心是散乱的,入想入虚妄,無在禅坐中了,要知    


2017年7月24日    

三摩地,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意即遠離昏沈掉舉,心專注於一境的精神作用    

入定,入於禅定之意,即攝馳散之心,入安定不動的精神狀態    

出定,出於禅定之意,即由入定狀態恢复平常狀態,乃是入定的對稱    

如果你想修行上有所進展,在選定一種法門之後便需精進不懈,2,當下就要修行,不要以為過一会兒你可以做得更多,3,我們每個人都有强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可以自利-或是利他,4,安忍心是培养正念與專注最重要的美德之一,5,解放自已的心,自己的內心充滿了故事,不要跟念頭跑,再制作故事,6,熄灭情绪之火,嗔心是一把火,要用接纳的態度来面對自己內心所生起的各種情绪,而視它為訪客,以慈悲之心對代情緒,不回應,直至它消失,7,自在,安心每天坐禅会令你自在,安稳,快樂,8.生活簡樸,要誠實地生活並且绝不怨怪他人,把心放在過去或未來,只是徒增煩惱和浪费時間,專注於當下,如果你祝福所有的人,將有助於你保持專注和慈爰,禅修使人心靈健全,智慧增長,邁向上行道,正    

华纳大师(宣隆寺现任住持)每日禅坐开示文:    
1.每天念诵愿文后,华纳大师用英文说一遍宣隆禅修法:强大专注呼吸,专注每个接触觉察,可以快速得到定力,不要让心离开去想,保持不动,不要改变姿势,如实专注觉受。
2.宣隆大师法语。
3.内观定义。(鼻子是物质,空气是物质…)
4.专注觉受在三法印智上,攀升十观智。
5.佛陀最后的开示,宣隆大师要求弟子,无论做什么,时刻保持念住。
6.内观特性:清洗善业、清洗恶业,先清洗下四恶道恶业,清洗身心不净。
7.内观是最高的善业。

以上是华纳大师每日的开示内容。    华纳大师开示简要明了,足以让我们了解宣隆禅法,也足以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修法,愿同修们精进禅修,达至解脱。    


2017年7月25日    

堪忍,和忍耐是往內的,辱,侮辱是別人對自己的,但是都是要培养的波罗密,但是內觀的堪忍是要自己培养的忍耐心,才是最重要的    

到最後,善恶都無的,波罗密是修行的資糧    


2017年7月28日    

傾心趣向佛法,假如你堅持而有恆地將心趣向於開發法喜,你的目標必\会達成,你必須知道,法喜之生起乃由於煩惱的斷除,因此,到達法喜,你必須時時精進保持正念並生出襌定力,使煩惱和雜染都被制服,你必l須隨時將心傾向於堅定正念之開展,不論是躺著,行走,站立,坐,吃或是在作其它活動時皆然,正確,    

因此,佛陀才要审視有與再生的因和緣,心沒有實体,它什麼也不是,佛陀在覺悟之前,認出他自己心裡的这種狀態,他知道,只要有與再生的因緣未消除,輪迥就不會止熄,專注於生命的缘起,佛陀如法思維,因為这個而有生,生而有死、一切來去的活動、以了解関於五蕴的實相,身與心的制造,构成的,想像出來的事物,都是行,當佛陀覺悟这点,便教導世人,捨和放下    

凡夫平常都在制造流轉,每一刹那在接觸外境時,所做出的決定都是流轉的力量比較大,心愈來愈複雜,生活太多選擇,心一直在制造很多事情,捉这個,捉那邊,不斷的捉,捉到可以攀附了,就覺得安全,但是又害怕失去,為了保有这種安全感,又去制造另一種不安全的情況,女捉男,捉到又怕失去對方,為他煩惱,男的捉到女方,當貨物的想佔有,別的男生不能接觸的,捉到了對方難道人生就安全了嗎,靠岸了嗎,當你想擁有對方,你已經迷失了,產生苦業了,因為他或她是你的,輪迴、    

犯罪的粗糙身見是由公開的言行構成惡業,缠煩惱的中等身見是發生在思想中的罪惡,隨眠微細身見的罪惡是經由無盡輪廻而含藏在眾生中的自我裡,不過这種罪惡還没有在行為,言語,或思想中顯現出來    


2017年7月30日    

當刚開始坐禅的時候,心是散乱的,不集中,昏沈多思多想,入妄想,未有正知正見正定的建立,都是正常的過程,每一個新同修都需要有一段適應期,修行是逆流而上,必须要克服困難,心靈都有很多雜草需要時間拔除,也需要强大的精進力,一(心一意邁向道,因此首先一定要多練習呼吸,在覺知覺察上知道觸,專注每一下出入都要在覺知上,只是知,不加入任何東西或1進入思維概念裡制做業,身心都不動是重点,·只集中專注在呼吸,第二部份也是一样只看觸受裡的生起灭去,也只是知,直至痛受完全消失,而完全止息    


2017年7月31日    

修行是修自己的心,不是修别人的心,別人1心的境界你是不知道的,因此只有自己知道你自己的心,到那就是那,心靈的程度和狀態,才是你應該覺知和覺察,才是實相,要知    

如果你以傲慢和偏見的心在坐禅,只会扩大我和我所有,離了道,慈悲喜捨心才是你的心靈資糧,也是積累波罗密的資糧,起嗔心只会令你受苦,心会處在危险之中,因此,修習坐禅,是增長智慧,不是負担,如果覺得是負担,你在浪費時間,無在禅坐中了,人生最珍貴的禮物,是得聞佛法,每天坐禅住於四念處,正    

-end-

Copyright © sunlunfan.net 2019-2025.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SunLunFan
PV:8930K / UV:59390  Online user 0 gues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