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编辑:JMS)
2020.9.3第一条
为什么佛陀教导观呼吸吗?
人的气息是人体能量及精神运动最直接的表现,因此,调节呼吸不仅有助于调节体内能量的流动,同时也能帮助修习者安定情绪,因此,调身、调息、调心在打坐的时候很重要。
调身,身体坐直,盘腿,能够使能量在身体中运行顺畅无阻;调心就是将行者的精神意志专注于一处,不被外境所干扰,这样才能开始在下一阶段修行,调心即是准备阶段的核心,也是准备完成的衡量标准。调身,调息,调心三个方面进行,将修习者的意识凝聚起来,从而达到佛教所讲的专注。
禅修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真正的解决是要靠自己的修行,禅修的下一阶段就是要展开这种修行,返诸内心,在身心五蕴里,观照自我,解决的起点是对自我的认识。
但是,有很多新同修未能做到以上三点,坐姿不直,不正确,身体不通,呼吸做不到,都很难坐禅,而不在禅坐中。
宣隆法的观呼吸很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用到方法,行者只是坐着,很多新同修,身体不好或有疾病,都需要修习坐禅而改善。
坐禅观呼吸,只集中专注在呼吸上,知道一下一下的在触感,身体不因为其他部位疼痛而逃避或移动,身体是不动的,只是鼻子动,用心把专注力只放在鼻子上,而停止呼吸时,观身体的感受,不论身体生起任何痛楚,行者只专注在最强烈的感受上,身体也是不动的,只是观察身体在触感上,只是知,不加入任何东西,不入想,意不动,身体就不会动,意识思想入妄想,就会加进很多概念,习气、自己想舒服,就会想动而放弃了这节禅修。下坐了,在禅坐里不用再去寻找怎么,也不用再企求什么,这种对见的确定,必须要透过看清本质实相来加深一再瞥见,也要以持续禅修来巩固它。
2020.9.3 第二条
禅修也有健康的作用,能让身体平衡,身心放松,我们脑下垂体会分泌,让整个身体正常。但主要目的是开启智慧,解脱烦恼,脱落对生死的执着,当你智慧开展,对生死有一个明了,禅修是让我们尽量丢掉,回归到最原始的自巳,它不属于肉体,也不属于想法。
生命是一个记忆体,意识是一个生命,右脑是记忆,记忆一切生命的变化,做梦的时候是右脑,潜意识的活跃,醒来后是以左脑的作用为主。禅修时把左右脑统合,生命是一个思想的组织系统,每一个记忆,就是基因,就是因缘变化。
好坏得失,是在延续,继续的发生。所谓生,是这个记忆体变成另外一个生命,死是一个内存的转换,转换到另外的结构体,所以我们一直在这个内存的变化里面轮回,创造了环境,一切生命都彼此记忆,不断地彼死此生,所以生死是一个信息的流动。
我们如何让信息不影响我们的安定?只要自己不制作很多信息,就不会彼此牵扯,禅修就是不要去牵扯那么多记忆,但不是不要记忆,而是让记忆互不干扰,让这些内存的活动,不要再牵扯你去作业。
禅修是一个不作业的状态,六根收摄,有戒定慧,把心归零,让心不去制做,不去取舍,只是当下的知,当正念连接产生时,一切妄想都会持续减退,你不断生起的触受只是觉知它。除了安住保持正念,你怎么也找不到的。
注:简体化使用微信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
原文:
2020.9.3第一条
為什麽佛陀教導觀呼吸嗎?人的氣息是人体能量及精神運動最直接的表現,因此,調節呼吸不僅有助於調節体內能量的流動,同時也能幫助修習者安定情緒,因此,調身,調息,調'心在打坐的時候很重要,調身,身体坐直,盤腿,能夠使能量在身体中運行順暢無阻,調心就是將行者的精神意志專注於一處,不被外境所干擾,这样才能開始在下一階段修行,調心即是準備階段的核心,也是準備完成的衡量標準,調身,調息,調心三個方面進行,將修習者的意識凝聚起来,而達到佛教所講的專注,禅修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一切問題的方法,真正的解决是要靠自己的修行,禅修的下一階段就是要展開这種修行,返諸內心,在身心五蕴里,觀照自我,解決的起点是对自我的認識,因此,有很多新同修未能做到以上三点,坐姿不直,不正确,身体不通,呼吸做不到,都很難坐禅,而不在禅坐中,宣隆法的觀呼吸很重要,如果冇正确的態度和用到方法,行者只是坐著,很多新同修,身体不好或有疾病,都需要修習坐禅而改善,但坐禅觀呼吸,只集中專注在呼吸上,一下一下的在觸感上知道,身体不因為其他部位疼痛而逃避或移動,身体是不動的,只是鼻子動,用心把專注力只放在鼻子上,而停止呼吸時,觀身体的感受,不論身体生起任何痛楚,行者只專注在最强烈的感受上,身体也是不動的,只是觀察身体在觸感上,只是知,不加入任何東西,不入想,意不動,身体就不会動,意識思想入妄想,就会加進很多概念,習氣,自巳想舒服,就会想動而放棄了这節禅修,下坐了,在禅坐里不用再去尋找怎麼,也不用再企求什麼,这種对見的確定,必須要透过看清本質實相来加深一再瞥見,也要以持續禅修來鞏固它。
2020.9.3 第二条
禅修也有健康的作用,能讓身体平衡,身心放鬆,我們腦下垂体会分泌,讓整個身体正常,但主要目的是開啟智慧,解脱煩惱,脱落对生死的執著,當你智慧開展,对生死有一個明了,禅修是讓我們儘量丢掉,回歸到最原始的自巳,它不屬於肉体,也不屬於想法,生命是一個記憶体,意識是一個生命,右腦是記憶,記憶一切生命的变化,做夢的時候是右腦,潛意識的活躍,醒來後是以左腦的作用為主,禅修時把左右腦統合,生命是一個思想的組織系統,每一個記憶,就是基因,就是因缘变化,好壞得失,是在延續,繼續的發生,所以生,是这個記憶体变成另外一個生命,死是一個記憶體的轉換,轉換到另外的結構体,所以我們一直在这個記憶體的变化里面輪廻,創造了環境,一切生命都彼此記憶,不断地彼死此生,所以生死是一個資訊的流動,我們如何讓資訊不影响我們的安定?,只要自巳不制作很多資訊,就不会彼此牵扯,禪修就是不要去牽扯那麼多記憶,但不是不要記憶,而是讓記憶互不干擾,讓这些記憶體的活動,不要再牽扯你去作業,禅修是一個不作業的狀態,六根收攝,有戒定慧,把心歸零,讓心不去制做,不去取捨,只是當下的知,當正念連接產生時,一切妄想都会持續減退,你不断生起的觸受只是覺知它。除了安住保持正念,你怎麼也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