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选对位置,安住于远离|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24)

2021-01-23 23:40:04 863 Lisa

从来就没有终生的不幸,逆境也是无常的,会随人的心性而改变,有的只是抓住不放、死不松手的执着。学佛就要看到这一点,否则谁也帮不了你。在通往彼岸的道路上,除了自己的影子和业力之外,没有谁会真正陪你走到最后,所以不要把别人看作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查看详细

三皈依真意:以佛为心,以法为意,以僧为识,自洲自依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23)

2021-01-22 20:23:52 878 Lisa

法就是今生现世要修证见道,也就是今生就要见到法,今生若不能见的就不是佛法。如果你不认为这样,不能如理作意(即一心一意,如理精进),都不算是皈依法,或者认为三大阿增祗劫才能见法,那也不算皈依法,这是皈依法的意义,有这样的认识,叫做法增上,有这样的用心专精的法,就可以帮助自己提升。这一世就能解脱,当下就能离欲见法。

查看详细

法无高下,乘无大小,贵在契理契机|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22)

2021-01-21 22:34:40 786 Lisa

佛法的正知正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学佛的目的是解除痛苦,第二学佛必须可以亲身体验,无须相信别人。因此,想了解佛法大义,请抛弃你心中的成见,这样才能体会佛法正知正见的基础。

查看详细

修行如截流,阻触转受,阻受转爱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21)

2021-01-20 22:43:18 883 Lisa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称为取,这是由爱所产生的。如果缘起已经发展到了爱和取的阶段,经由眼、耳、鼻、舌身进入的因缘已经成熟了,因为取之后就是有,取缘有,有的意思就是有和是。有什么呢?是什么呢?有我和我所有,是我和我所有。有业就是限制我和我所有之生起的行动,如果已称为有,就表示我和我所有的条件已经瓜熟蒂落了,精神心理疾病已经完全现形了,轮回从此流转不息。

查看详细

从坐禅来领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20)

2021-01-19 22:54:50 862 Lisa

有时身体会不适,像在逆境里一样很想逃避,不要那种感觉,哪怕那个自己暂时感到无能为力,或没有结果的时刻,但那个过程像破茧成蝶、冰川融化前破裂的感觉。当你穿越了强烈痛受的时候,会有宁静的自在生起,心会返璞归真、会放下,还有一颗向往生命真相的一颗心。

查看详细

觉知自己是最好的老师,欣赏别人才能成就自己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9)

2021-01-18 23:17:12 882 Lisa

伴随身识生起的受,有乐受有苦受,禅修者必须理解和知道心识的每一个新的生起与灭去。在修习的过程中更加明显,这是己经修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行者会有的体验。散乱消失,行者的念住变得只集中在生与灭上,然后对心识生灭的觉知变得更加快透速稳。

查看详细

得与施是均等的|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8)

2021-01-17 22:21:44 874 Lisa

精神生活变成一种仪式,变成一种诵经、做功德的事,变成一种克服恐惧的避风塘,这些都已经跟真正的佛法沾不上关系了。真正的佛法已经够多了,多得像林中的树叶,但必须学习和实践的却只有一手掌那么少,因此,学习佛法,请直接学习,只有身与心,如果你用心专注,每天练习培养正念,得与施会是均等的,反之,放逸、懒散、不认真或半途而废,少施一定不能多得。

查看详细

正念有四个层面,称作四念处|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7)

2021-01-16 23:16:53 860 Lisa

正念是正确理解,正知或译为正智,是清醒觉知。正念有四个层面,“念”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又名四念住。念住或念处,都是指让心念集中安住于一处,以防止杂念、妄想生起,通过如实观察心所专注之处,省察其中微细生灭的变化来洞见实相,对身体、感受、心念,即心的深层状态,法的思想内容保持正念。

查看详细

饮食的节制是佛陀对治贪的方法|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6)

2021-01-15 20:12:57 837 Lisa

新同修要多练习观呼吸,当集中专注力在呼吸的触感上,知道,觉知每一下,当你积累很多很多定力的时候,在第二部分自然而然的对强烈的感受也会很专注地觉知到,而在所缘上,也可以扩大到全身,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一般非常轻安和喜悦的感觉会生起,这就是禅那

查看详细

五蕴是什么? | 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5)

2021-01-14 21:50:41 808 Lisa

自己能把感官之门守护好,就能防止欲望生起。就能具备平和宁静之心、舍心,也能过好生活。心也不会像跷跷板一般,起伏不定。当得到时往上扬,得不到往下落,在这世间,无论在那,在任何环境,没有任何东西令人满足的。世间提供我们的只是感官接触而已,看、听、闻、尝、触和想,这些都是短暂的,而追求感官欲望会耗费许多精力和时间。事实上,不是感官快乐,而只是心产生满足感而已。

查看详细

不即不离的,就是如实见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4)

2021-01-13 20:28:06 849 Lisa

名色的相依关系,名色相互依止而生存,名支持色,色支持名,名倒色就倒,色倒名就倒。就好像两束芦相依相立,相离相倒。另方面名与色是不相杂的,名中无色,色中无名。就好像击鼓而发声之时,鼓不是声,声不是鼓,鼓与声不相杂。总之,名色既是相互依缘而起不离,名色又是不相杂的,它们是不即不离的。

查看详细

修止与修观的不同|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3)

2021-01-12 21:08:16 953 Lisa

很多初级的行者,都不知道自己坐禅是做什么,一知半解的多,心态与方法都不正确,就算能够坐上几小时,都是在不断的换脚、移动,换禅修方法,没有耐性,贪心想得到法,但又眼高手底,不想努力但想知道结果,争论傲慢自我,嗔心全部出来。如果真想成就成为智者,要清楚明白自己的修行要认真的态度,心态要正,方法用得上,一门深入,专精于一,直至生命的完结一刻。

查看详细

遵循所选择的方法,善用所拥有的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2)

2021-01-11 22:14:46 844 Lisa

世上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在修行,他们打坐、诵经、献花供佛、哲理探讨,然而这仍是非常表面的。虽然这比毫无兴趣来得好,可是却仍未进入问题的底层,他们的问题跟一般人一样多。由此可见,真理并没有渗透他们的心。

查看详细

苦难从来都是顿悟的灵光,放下方能平安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1)

2021-01-10 21:43:00 887 Lisa

身体的累只是一种感觉,只要心不累,就是真的不累。身体的疲劳,睡一觉就过去了,第二天依然会生机焕发,可心一旦累,便将是一个不容易消解的负担,或是被他人所累都是你身边的亲人,或被自己的我执所累。生活总会有太多的难题与烦恼,很多人往往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查看详细

除却对自我的妄执,是佛陀留下来的道|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10)

2021-01-10 00:14:13 865 Lisa

如果把一切生灭过程,做最概括性的区分,那就只有:二大类,物质与心,而且二者都是生起后几乎马上灭去,学禅之前,我们也知道无常的道理,知道快乐不能长久,但是不快乐是否也是无常呢?听和看也一样短暂,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可是实修经验和听闻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禅修时,从你听到声音到声音完全消失,你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还看到心,也就是耳识的生灭过程,你所见到的,是两种过程几乎同时的生灭。

查看详细

诚实忠于自己是十善之一,也就是真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9)

2021-01-08 21:59:17 810 Lisa

在禅坐中,当我们对自己所生起的念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便能了知生起的一切,并予以彻见。假使行者希望舒适、轻安不断地生起,很明显这便是贪;如果逃避抗拒不适的痛苦,这便是嗔。

查看详细

智者以放下和彻底熄灭来准备死亡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8)

2021-01-07 21:10:11 895 Lisa老师

我们禅修的目的是要证入涅槃,要止息所有的痛苦烦恼,涅槃意指不再燃烧,也就是所有欲望的止息。因此,佛陀叮嘱,我们应该说一些有益的、能激励人心的话。谈论法时,不必要的争论,争论不会令人开悟,应该正确的表达,并掌握重点,这种法谈可以使我们解脱苦,这是所有修行者共同的目标。

查看详细

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变量|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7)

2021-01-06 20:24:56 813 Lisa

很多人都问修行是在修什么?真正的修行,不是寄望于修行得到什么,也不是要按照我们的意愿改变一切,而是为了我们的内在能得自在。修行就是修心,心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识,心永远离我们很远,但它永远跟随你我。

查看详细

令正念成长,成为一个不凡的人|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6)

2021-01-05 23:29:20 955 Lisa

如果自己知道为了什么去修行,便会持续,坚持欣赏自己的努力,了解这点,便能带来喜悦,自在常在定中。唯有当我们将内观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时,内观方才有意义。打个比方吧,在禅坐当中,我们可能会彻悟自己是自己业的主人,要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负责。

查看详细

善知识和圣言量二者皆可对治五盖|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5)

2021-01-04 23:34:10 835 Lisa

观者偶尔可能出现过度的轻安,这时的身心处在极度的安止中,所以可能会出现片刻的无意识状态,有时候,太强的定力会导致禅观目标、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心更因此失去觉知,落入有分,这时候身体还是挺直的,不像打瞌睡般东歪西倒,具备这种定力的观者,虽然有几个片刻,可能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坐很多个小时,不过身体依旧风大,气十足,不至倒下。

查看详细
Copyright © sunlunfan.net 2019-2025.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SunLunFan
PV:9045K / UV:59843  Online user 0 gues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