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0.11.5)

2020-11-05 09:37:11 574 Lisa

Lisa师姐每日分享(2020.11.5)

简体版(编辑:萱)

第一条

修习禅的行者分两种人,如果他们是认真而热诚的人,他们自己会自律、自觉的练习而且会持续下去,努力不懈。但这类认真而热诚的人比较少,可能只有百分之五或更少。对于那些不是很认真或自律的行者,尤其是五力不平衡和需要亲近老师的人,只能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增强他们的禅修练习,才对他们有帮助和激励。

至于比较有经验的行者或持续坚持禅修的人,他们的修行路自然会深化。而那些不那么自律的,即使有经验,也需要群体与共修,通过共修培养纪律和精进,将会帮助他们突破内在的阻力,直到他们了知了真实的法。

那么,无论是单独禅修或群体共修,他们的修行都将无障碍地开出美丽的花朵。当然,对于那些准备好的人,严格密集的禅修是极为有用的,因为在禅修营里与外界隔离,禅修者能够快些发展出强大的定和明晰的观。因此,每年给自己十天或一个月,或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密集地禅修。

我们针对密集禅修与平常的禅修生活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观照身和心当中的变化,回到观和放下、舍下,这是所有佛法的目标。清楚知道自己是那一种人,每一件事有开始,就有个結束。能够正视这个事实的存在,一切都会好的。禅修就是带著一颗接受的心去倾听,你内在发生的一切。

 

第二条

如果你知道了自己是哪类人但不去修,戒定慧是不会生起的,因为书本或别人言语中得来的知识,只是知识而已,只是学问而已,不是修行的层次。修行可以导向开悟,但不是那么容易。佛陀说,一切法皆由因而生,因缘生因缘灭,我们应当致力完满因和缘,如果自己都未熄灭烦恼,如何可以帮助別人?自己尚且不能自救,如何去慈悲别人。例如,自己先学会游泳,才能下去救人。要有实修的体验。

业力是你无法避开的某些业行产生,凡所造作,没有不受果报的,这就叫业。所有疾病的生起,都要观察自己的行为与意业。因此,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业,疾病就是你的业的投射,反观自照,从心开始,净化你的业,成为智者。

第三条

受蕴,受想行识是名蕴,受的特征是体验或感觉,受的作用是去感觉目标合意或不合意。例如,当你在禅坐时,痛的感受生起。为什么总是跟着思想跑和逃避,因为入了想蕴,有个我在痛。令受生起的近因是触,想要成为初果圣者,我们必须先去除身见或我见。

坐禅时,受只是受,受非我,来去除身见,只是保持觉知。受是见取与爱取的目标,这个认知非常重要,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六根是打开的,六根触境,身识,就会产生合意和不合意,有个我出来了。除了睡眠和打坐的時候,自己的六根是收摄的,在平时六根和眼耳鼻舌身意六触一直是打开的,因六触一直敞开,这意味受是一直存在的。

因此,感受总是等待你去观察,而生起乐受、苦受和舍受。那么只有在坐禅的時候,生起的触为什么那样强烈,而令你无法忍受,但当你定力增强而能超越生起的触的時候,你会发现苦受确是至道的法则。

因为,只有在禅坐中身心不动,才有机会看完整个感受。痛的升起源于业力,有个自我存在。如果入三法印智,深观无常、苦、无我,这才是坐禅的利益。法是强迫不来的,只有不断练习记得它,它就能滋养你的身心。

 

 

 

繁体原文:

第一条

習禅的行者分兩種人,如果他們是認真而熱誠的人,他們自巳会自律,自覺地練習而且会持續下去,努力不懈但这類有素質的人,比較少,可以只有百分之五或'更少,对於那些不是很認真或自律的,尤其是不平衡和需要親近老師的人,才能受到幫助与激勵的行者。,能利用羣体的力量來增强他們的練習,至於較有經驗的行者或持續有修習的,他們的修行路自然会深化,而那些不那麼自律的,即使有經驗,也需要羣体与共修,培養纪律和努力修習,將会幫助他們突破他們內在的阻力,直到他們了知了真實的法,那麽,無論是單獨修習或羣体共修,他們的修行都將無障礙地開出美丽的花朵,當然,对於那些準備好的人,嚴格密集是極為有用的,因為在營里与外界隔離,禅修者能夠快些發展出堅強的定和明晰的觀。因此,每年給自巳十天或一個月,或自巳一個人在家裡密集地修習。密集静修与平常的禅修生活之間,找到自巳的平衡,觀照身和心當中的变化,回到觀和放下,捨下,这是所有佛法的目標,清楚知道自巳是那一種人,每一件事有開始,就有個結束,和这個事實共處,一切都会好的。禅修就是带著一顆接受的心去傾聽,你內里發生的。

第二条

如果你知道了但不去修,戒,定,慧是不会生起的,因為書本或别人言辭中得来的知識,只是知識而巳,只是學問而已,不是修行的層次,修行可以導向開悟,但不是那麼容易,佛陀说,一切法皆由因而生,因緣生,因缘灭,我們應當致力完滿因和緣,如果未熄滅煩惱,如何可以幫助別人?,自己尚且不能自救,'郤走去慈悲别人,例子,自己先學会游泳,才能下去救人,要有實修的体驗,带著某些業行,使得你無法避開的,就名為業力,凡所造作,没有不受果報的,这就叫作業,所有疾病的生起,都要觀察自已的行為与意業,因此,每天的生活,都会產生業,疾病就是你的業的投射,反觀自照,從新開始,净化你的業,成為智者。

第三条

受蕴,受想行識是名蕴,受的特相是体驗或感覺,受的作用是去感覺目標合意或不合意,例子,當你在禅坐時,痛的感受生起,為什麼總是入想和逃避,因為入了想蕴,有個我在痛,令受生起的近因是触,想要成為初果聖者,我們必須先去除身見或我見,坐禅時,受只是受,受非我,來去除身見,只是知,受是見取与爱取的目標,这個認知非常重要,因為在平時,日常生活上,你的六根是打開的,六根觸境,生識,就会產生合意和不合意,有個我出來了,除了睡眠和打坐的時候,自已的六根是收攝的,在平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触一直是打開的,因六触一直敞開,这意味受是一直存在的,因此,感受总是等待你去觀察,而生起,樂受,苦受和舍受,因此,只有在坐禅的時候,生起的触為什麼那樣强烈,而令你無法忍受,但當你定力增强而能超越的時候,你会發現,苦受確是至道的法則啊,因為,只有在禅坐中,身心不動,才有机会看完,痛的生起,源於業力,有個自我存在,如果入三法印智,深觀無常,苦,無我,这才是坐禅的利益,法則是强迫不來的,只有練習來記得它,它就能滋養你的身心。

 

 


注:简体化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