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如截流,阻触转受,阻受转爱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1.21)

2021-01-20 22:43:18 757 Lisa

修行如截流,阻触转受,阻受转爱

——详解轮回的产生过程

简体版(编辑:顺丨校对:觀)


女声朗读:AI 

男声朗读:AI 

男声朗读:朱师兄 点此进入


修行必须如截十里流,阻止“触”发展成“受”,阻止“受”发展成“爱”。

在那个由心中所生起的混乱欲望中,看看如何分辨欲望者的感觉。我的感觉,它要这个或要那个,它要像这样子或那样子。

人生就是一条不断变化的波浪线,并不是在这条波浪线上定下一个点,而是向那个点前进,因为下一个波浪是如何来,如何发展是不知道的,到那就是那里的。要把它当成水,流到那就是那里,这是因缘法则,因为修行是不执着在一个点上

修行就要行在道上,道是自然的、变易的,怎能执着呢?例如,在禅修时和人生是一样的,当下的知和下一秒的知已经变易、无常,如果有一个概念,你已经加了一个点,已经执一,因此用方法也一样,刻意要立一个固定的格式,已经不是法了,如果限制自己就错了。

观呼吸在触上,每一下都不相同的,因为呼吸是自然的,身体也是自然的,变易的上一秒的呼吸和下一秒的呼吸,在触感上已经不同,在观感受上也是一样,方法是死的,身心五蕴也是不定法,在变、在动,只是知即可,

如果执一丁点,就障碍了自己的修习了,善恶是习气所染,自己是控制不了的。当修习者利用禅修的方法,就是让它发生在触的时候能觉知、能即刻斩断,让受不要发展出来,也就是不让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产生当没有受的时候,自然不会产生“我”和“我所有”的爱和取

“我”和“我所有”是在爱和取产生的时候,就立刻出现了,无明也随即现形。如果在触的时候,能够不攀缘外尘,“我”和“我所有”也就无从产生了。如此一来,自然不会有精神疾病和苦。

对一般世俗人而言,要想阻止触不发展成受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有触的时候,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立刻就跟着到来。它无法停在触的阶段,因为这时候还没有受过佛法的训练。因此,行者非常幸运,能得遇佛法,有机遇修习内观禅法。

在受已经发展成形的时候,在已经有满意和不满意的感觉时就停止在那。让感觉只是一种感觉,迅即通过、只是知道、由它过,不要让它继续发展成爱,也就是不要因为满意或不满意而希求这个或那个。因为一有满意的感觉,紧接着就会有欲望、渴求、沉溺、纵欲、嫉妒等现象。一有不满意的感觉,就有嗔、恨意、蹂躏和有害的意向而产生恶,如果心中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欲望,就表示受已经发现成爱了。如此一来,精神心理疾病和情绪也一起生起,谁也帮不了你。

佛陀说,任何人也不能主宰自然的法则,佛陀也不能,他只是依循法而行,如果一个人修行错误,就必然受苦。如果一个人修行正确,就会止息苦,任何形式的欲望一旦发生,就必然会有苦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称为取,这是由爱所产生的。如果缘起已经发展到了爱和取的阶段,经由眼、耳、鼻、舌身进入的因缘已经成熟了,因为取之后就是有,取缘有,有的意思就是有和是。有什么呢?是什么呢?有我和我所有,是我和我所有。有业就是限制我和我所有之生起的行动,如果已称为有,就表示我和我所有的条件已经瓜熟蒂落了,精神心理疾病已经完全现形了,轮回从此流转不息

在练习者的修行中,行者必须如截十里流,阻止触发展成爱,如果失败的话,就必须阻止受发展成爱。在练习的过程中,重点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触和受生起的当下只是如是,不加不减

基于这个洞见,所有的事物都是不确定的、变化的(无常)。因此,得与失无法避免,行者对自己的想法好与坏也时常改变,因此别人的错失和做错,也不必太认真

禅修会改变、改善和修正行者的心的状态,在日常生活的考验与禅修中的平静,都是行者的助缘和学佛的因缘,如不快乐,爱别离、怨憎会、忧伤、干扰、疾病都是苦的明显形式,所有人普遍都会经历,也因为愚痴——即相信事物是真实的、永恒的、且属于自我。

如果不懂得修行,一切苦将无法避免,自作自受,于获得后失去,或相会后分离,建基于心的活动,它们使痛苦加剧,而那是可以避免的,透过禅修中的思惟和领悟,行者会看见执着任何事物或经验,如何造成紧张、恐惧、挫折或失望,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变的、永远属于你的,只有透过禅修行者才会知道,无常、苦、无我的真实洞见。

 

 

繁体原文:

修行必須如截十里流,阻止觸發展成受,阻止由受發展成爰。

在那個由心中所生起的混亂欲望中,看看如何分辨欲望者的感覺,我的感覺,它要这個或要那個,它要上这样子或那样子。人生就是一條不断变化的波浪線,不是在这条波浪線上定下一個点,而向那個点前進,因為下一個波浪是怎麼來,怎樣發展是不知道的,到那就是那里的,要把它當成水,流到那就是那里,这是因缘法則,不是執著在一個点上,因為是修行,修行就要行在道上,道是自然的,变易的,怎能執呢?例,在禅修時和人生是一样的,當下的,知和下一秒的知已經变易,無常,如果有一個概念、你已經加了一個点,已經執一,因此,用方法也一样,刻意要立一個固定的格式,已經不是法了,如果把白已限制就錯了,觀呼吸在觸上,每一下都不相同的,因為呼吸是自然的,身體也是自然的,变易的上一秒的呼吸和下一秒的呼吸,在觸感上已經不同,在觀感受也是一样,方法是死的,身心五蕴也是不定法,在变,在動,只是知即可,如果執一丁点,就障礙了自已的修習了,善惡是習氣所染,自己是控制不了的。當修習者利用禅修的方法,就是讓它發生在觸的時候能覺知能即刻斬断,讓受不要發展出來,也就是不讓滿意或不滿意的感覺產生。當沒有受的時候,自然不会產生我和我所有的爱和取。我和我所有是在爱和取產生的時候,就立刻出現了,無明也随即現形。如果在觸的時候,能夠不攀缘外塵,我和我所有也就無從產生了。如此一來,自然不'会有精神疾病和苦。对一般世俗人而言,要想阻止觸,不發展成受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在有觸的時候,滿意或不满意的感覺立刻就跟著到來。它無法停在觸的階段,因為这時候還沒有受过佛法的訓練。因此,行者非常幸運,能得遇佛法,有机遇修習內觀禅法。在受已經發展成形的時候,在巳经有滿意和不滿意的感覺時,就停止在那。讓感覺只是一種感覺,迅即通过,只是知道,由它过不要讓它繼續發展成爱,也就是不要因為满意或不滿意而希求这個那個。因為一有满意的感覺,就緊接著会有欲望,渴求,沉溺,縱慾,嫉妒等的現象。.一有不滿意的感覺,就有嗔,恨意,蹂躪和有害的意向而產生惡,如果心中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欲望,就表示受巳经發現成爱了。如此一來,精神心理疾病和情緒也一起生起,誰也幫不了你。佛陀說,任何人也不能夠主宰自然的法則,佛陀也不能,他只是依循法而行,如果一個人修行錯誤,就必須受苦。如果一個人修行正確,就会止息苦,任何形式的欲望一發生,就必然会有苦。我和我所有的感覺,稱為取,这是由爰所產生的。如果緣起巳经發展到了爰和取的階段,經由眼,耳,鼻,舌身進入的因缘已經成熟了,因為取之後就是有,取緣有,有的意思就'是有和是。有怎麼呢?是怎麼呢?有我和我所有,是我和我所有。有業就是限制我和我所有之生起的行動,如果巳稱為有,就表示我和我所有的條件已經瓜熟蒂落了,精神心理疾病已經完全現形了,輪迴從此流轉不息。在練習者的修行中,行者必須如截十里流,阻止觸發展成受,如果失敗的話,就必須阻止受發展成爱。在練習的过程中,重点,知道自巳在做怎麼,有觸和受生起的當下,只是如是,不加不减。

趨入这個洞見,所有的事物都不確定的,变化的,因此,得与失無法避免,行者对自已的想法好与壞也時常改變,因此,别人的錯失和做錯,也不必太認真,禅修会改變行者的'心的意向,改善和修正,在日常生活的考驗与禅修中的平静,都是行者的助缘和學佛的因缘,如不快樂,爰別離,怨憎会,憂傷,干擾,疾病都是苦的明顯形式,所有人普遍都会经歷,也建基於愚痴,即相信事物是真實的,永恆的,且屬於自我,如果不懂得修行,一切苦將無法避免,自作自受,於獲得後失去,或柤会後分離,建基於心的活動,它們使痛苦加劇,而那是可以避免的,透过禅修中的思惟和領悟,行者会看見執著任何事物或经驗,如何造成緊張,恐懼,挫折或失望,無有任何柬西是不变的,永遠屬於你的,只有透過禅修,行者才会知道,無常,苦,無我的真實洞見。


注:简体化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