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需要清理|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3.14)

2021-03-14 07:31:37 690 Lisa

简体版(编辑校对


女声朗读:AI 

男声朗读:朱师兄 点此进入


 

痛苦需要清理

我们每天经历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会在心里积累,心的事多了,就会杂乱无序,然后心也会随之烦乱那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充斥在心中,如果不及时清理,便会令人纠结迷茫,所以我们要时常清理,这样才能告别烦乱。谁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及时放下无谓的痛苦,心才不会生病。

痛苦源于内心过多的欲望,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应该是有限度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贪欲,贪欲生起时,使人远离真正的自利心和利他心,使人对自心和所贪着的对象愚痴不明,令心不得安宁。人活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多少,而是要通过修行来不断提升自的品德修养,用人性的光辉照亮生命中那些阴暗的角落

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布施是放下贪欲最好的办法,不计回报,心无所求地去帮助别人,只有善的能量能让我们体会到布施所带来的喜悦。生活就像是一个瓶子,只有把里面的痛苦减少到最小,喜悦的空间才会越大。

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是我们真正铭刻在心的,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放下,放下一个心仪却无缘分的朋友,放下某段投入无收获的感情,放下才可以重新开始。

人们总想把握住能够看得到的所有机会,将所有希望得到的都握在手里,所以拼命去争夺,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这些那些都是我的,一旦我的东西被侵犯,就会很痛苦或是很愤怒,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学会放下之后的感受,也就意味可以重新开始。

世间的一切,原本就不是我们的,你来的时侯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也一样,你什么时候能断,什么时候就能见道。

尤其是健康和不健康心态的交相作用,我们心的状态往往都在一个范围内上下波动,大致有贪欲自我中心昏沉嗔怒等等这些都是在内心地图上不健康的状态,相对之下,健康的状态包括平等心平静持续的正念和务实的信心心和身轻快柔软适意练达等健康的状态会抑制不健康的,反之亦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反应是否转向健康的心态,是修行路上进展的标志,我们的目标是把健康的心态发展成主要的持久的内心素质。

禅修者只要自律有戒,有定的力量,不健康的心态就被抑制了。禅修者达到深观时,会引发全然的转化,禅修者的心最终可从各种不健康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当一位行者体现了信心轻快深定的力量等,毫不费力地把健康的一面稳固下来。这也是禅修者最大的利益

布施是第一个波罗密,布施不仅是指施予物质上的东西或帮助有急需的人,不论我们在任何时侯与他人是否认识或有关系,都要培养自己能舍的心,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布施,令自己人生更圆满,布施不单是指施予物品或财布施,还包括去除他人担忧的无畏布施,以及使他人与佛法结缘的法布施,我们都应该要尽力修持这些布施。甚至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时,自然感受到宽宏之心并尽力培养能引发布施的功德。如此以来,我们整个生命都是一场布施的修行,随着致力于修心,培养舍心,布施会在生命中令自己更圆满。于修心的态度也将更容易展现出来。

人在善恶之间做选择的时候,要留一份善心给他人,留一份质朴的人性之美,一颗清净之心给自己。

持戒是功夫,得定、得清净心是德,清净心是功夫,开智慧是德,功德是戒、定、慧。你出一点钱,你的戒就得到了吗,出一点钱你就得到定了吗?出一点钱就开智慧了吗?功德不是福德,出钱出力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如果出钱能够帮助一个人得到戒、定、慧,那么他的行为也是功德,如果不能,只能是福德。如果我们所做的善事中包含着执着、妄想,那就不是真正的行善,我们必须要无私地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欲无求,有一颗清净心,这种善才是人性中最光辉的善,才是人们在心灵深处最质朴、最真实的选择。

有些人害怕布施,他们觉得他们会被利用或压迫,我们无法适当的照顾自己的心,在培养布施的习惯时,我们只是对治我们的贪和执着,这能显现我们的本性,并让我们变得更轻松,心有喜悦和快乐。

 

繁体原文:

痛苦需要清理

我們每天經歷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都會在心里積累,心的事多了,就会杂乱無序,然後心也会随之而煩乱,那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充斥在心中,如果不及時清理,便会令人糾結迷茫,所以我們要時常清理,这样才能告別煩乱。誰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只有及時放下無謂的痛苦,心才不会生病。痛苦源于內心过多的欲望,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應該是有限度,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貪欲,貪欲生起時,使人遠離真正的自利心和利他心,使人对自心和所貪着的对象愚痴不明,令心不得安寧。人活著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多少,而是要通过修行來不断提升自巳的品德修養,用人性的光輝照亮生命中那些阴暗的角落,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布施是放下貪欲最好的办法,不計回報,心无所求地去幫助別人,只有善的能量能讓我們体会到布施所带來的喜悅。生活就像是一個瓶子,只有把里面的痛苦减少到最小,喜悅的空間才会越大。

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拥有的,我們所拥有的,也不一定是我們真正銘刻在心的,其實人生很多時候需要自覺放下,放下一個心仪却無緣分的朋友,放下某段投入無收获的感情,放下才可以重新開始。

人們总想把握住能夠看得到的所有机会,將所有希望得到的都握在手里,所以拼命去争夺,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这些那些都是我的,一旦我的東西被侵犯,就会很痛苦或是很憤怒,我們从来沒有想过,學会放下之後的一種感受,也就意味著可以重新開始。

世間的一切,原本就不是我們的,你来的時侯兩手空空,走的時候也一样,你什麼時候能断,什麼時候就能見道。

尤其是健康和不健康心態的交相作用,我們心的狀態往往都在一個範圍內上下波動,大致有貪欲,自我中心,昏沉,嗔怒等等,这些都是在内心地圖上不健康的狀態,相对之下,健康的狀態包括平等心,平静,持續的正念和務實的信心,心和身,輕快,柔軟,適意練達等,健康的狀態会抑制不健康的,反之亦然,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反應是否轉向健康的心態,是修行路上進展的標誌,我們的目標是把健康的心態發展成主要的,持久的內心素質。禅修者只要自律有戒,有定的力量,不健康的心態就被抑制了。禅修者達到深觀時,会引發全然的轉化,禅修者的心最终可從各種不健康的心態中解放出来。當一位行者体現了信心,輕快,深定的力量等,毫不費力地把健康的一面穩固下来。这也是禅修者最大的利益。

第二条

佈施是第一個波罗密,佈施不僅是指施予物質上的東西或幫助有急需的人,不論我們在任何時侯与他人是否認識或有関係,都要培養自已能捨的心,讓自巳的生活充滿佈施,令自巳人生更圓滿,佈施不單是指施予物品或財佈施,還包括袪除他人担憂的無畏佈施,以及使他人与佛法結緣的法佈施,我們都應該要盡力修持这些布施。甚至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時,自然感受到寬宏之心並盡力培養能引發佈施的功德,如此一來,我們整個生命都是一場佈施的修行,随著致力於修心,培養捨心,佈施是在生命中令自巳更圓滿。於修心的態度也將更容易展現出來。

第三条

人在善惡之間做選擇的時候,要留一份善心給他人,留一份質樸的人性之美,一顆清净之心給自巳。

第四条

持戒是功夫,得定,得清净心是德,清净心是功夫,開智慧是德,功德是戒定慧。你出一点錢,你的戒就得到了嗎,出一点錢你就得到定了嗎?出一点錢就開智慧了嗎?功德不是福德,出錢出力修的是福德,不是功德,如果出錢能夠幫助一個人得到戒定慧,那麽他的行為也是功德,如果不能,只能是福德。如果我們所做的善事中包含著執著,妄想,那就不是真正的行善,我們必須要無私地関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無欲無求,有一顆清净心,这種善才是人性中最光辉的善,才是人們在心靈深處最質樸最真實的選擇。

第五条

有些人害怕布施,他們覺得他們会被利用或壓廹,我們無法適當的照顧自巳的心,在培養布施的習慣時,我們只是对治我們的貪和執著,这能顯現我們的本性,並讓我們变得更輕鬆,心有喜悅和快樂

 注:简体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