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的本质|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1.4.30)

2021-04-29 17:44:37 626 Lisa

 

简体版(编辑:奕|校对:欣


女声朗读:AI 

男声朗读:朱师兄 点此进入


观,常见,深观,罕见。观令人欣慰,深观充满挑战,有时令人害怕。观对于人们的个性有少许影响,深观则改变人们的生命。

例如:两名僧人为了风中的一面旗子争执,一人说是旗动,另一人说是风动,他们去见禅师,禅师说两人都错了,是心动。然后一位上座部森林僧前来说,因为他们三人都没有看到重点,问题是他们的嘴动,这是观。

充满深长禅悦的修习者,有强而有力的禅那体验,于其中身体消失,一切事物都静止不动,这是不寻常的经验,挑战并颠覆了修习者对快乐的理解,并会挑战修习者的整个人生。修习者的余生一心出家求道,这是深观。

八正道是指修行,该做的事,而正智与正解脱是指目标,修行的结果,因此,八正道与另两支正智与正解脱,就是教导我们道路与目的地。

深观即是指正智,增支部就清楚指出,深观或正智不可能没有禅那,即正定,此外,深观必然的结果是正解脱,也就是正觉。

正智:如实智见。

在经典中,正智或深观经常称为如实智见。许多人声称,观并主张自己如实智见,但人们很少取得共识,尤其是宗教的观点,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说法。为何观如此容易引发争议呢?作为禅修者总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争论、比较、偏见,对观的了解也各自不同。确实有人如实智见,而大多数人只是看见事物的表象,便执那是观,那是真理,请小心,即使当你清楚觉知时,呈现于五根的事物也已被过滤、清洗与装扮,以取悦你。

人们都有许多盲点,盲点的问题是,看不见它们,心会以虚拟的东西填补,而我们看不到心这么做,即使当我们的经验清楚观察时,也未必是事物的实相。

我们在禅修的时候也是一样,会有很多盲点,不是真的,虚妄的多,而真正能深入内观,如实智见的人,确实不多。

每当我们被贪欲诱惑或怒火中烧时,短暂的盲点便会出现,只是自己不知而已。

恋爱时,我们看不到对方的盲点,因为贪欲或期望性的想法,我们扭曲实相以迎合自已的喜好。但结婚后,开始看到对方的盲点。

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也是一样,会有很多盲点,以为是真的,但从练习的过程中,你会看见盲点渐渐清晰。

同样的,当我们愤怒时,可能只看见他人的过错,在愤怒的心态看来,事情的真相就是,我们的痛苦是别人的过错,在佛教里,愤怒称为暂时的发疯,它是危险的疾病,在病中我们自以为看见事情的实相,但其实自己的见解是扭曲的。

我慢,也许是腐化我们智慧最潜藏与隐伏的力量,我们很难认为自己是错,看不见自己的盲点,自己一定是对的。以致若改变见解,承认自己的错误,常会危及自我的观念。

因此,否认证据并滋长心中更大的盲点,这也是为何有些人总与人争执的原因。

   相反的,要如实智见必须有更大的勇气,因为自己必须放下许多错误的见解,看到自己身上的盲点。

洞见法是令人惊叹的,因为我们必须放下自己认为最珍贵的观念:我见。

我们要如何才能如实智见呢?如何辨识深观与妄想的差异呢?答案是:只有当我们抑制五盖时,才真的可能如实智见。

 

繁体原文:

深觀的本質

觀,常見,深觀,罕見,觀令人欣慰,深觀充滿挑戰,有時令人害怕,觀对於人們的個性有少許影響,深觀則改變人們的生命。

例如,兩名僧人為了風中的一面旗子爭執,一人說是旗動,另一人說是風動,他們去見禅師,禅師說兩人都錯了,是心動。然後一位上座部森林僧前來說,因為他們三人都沒有看到重點,問題是他們的咀動,这是觀。

而充滿深長禅悦的修習者,有强而有力的禅那体驗,於其中身體消失,一切事物都静止不動,这是不尋常的经驗,挑戰並顛覆了修習者对快樂的理解,並会挑戰修習者的整個人生。修習者的餘生是,一心出家求道,这是深觀。

八正道是指修行,該做的事,而正智与正觧脱是指目標,修行的結果,因此,八正道与令兩支正智与正解脫,就是教導我們道路与目的地。

深觀即是指正智,增支部就清楚指出,深觀或正智不可能沒有禅那,即正定,此外,深觀必然的結果是正解脱,也就是正覺。

正智,如實智見

在經典中,正智或深觀经常稱為,如實智見。許多人声稱,觀並主張自己如實智見,但人們很少取得共識,由其是宗教的觀点,各宗各派都有自巳的說法。為何觀如此容易引發爭議呢?作為禅修者总会有很多問題出現,爭論,比較,偏見,而对觀的了解也各自不同,確實有人如實智見,而大多數人只是看見事物的表象,便執那是觀,那是真理,請小心,即使當你清楚覺知時,呈現.於五根的事物也已被过濾,清洗与裝扮,以取悦你。

人們都有許多盲点,盲点的問題是,看不見它們,心会以虚擬的東西填補,而我們看不到心这麽做,即使當我們的经驗清楚觀察時,也未必是事物的實相。

而我們在禅修的時候也是一样,会有很多盲点,不是真的,虚妄的多,而真正能深入內觀,如實智見的人,確實不多。

每當我們被貪欲誘惑或怒火中燒時,短暫的盲点便会出現,只是自已不知而已。

戀愛時,我們看不到对方的盲点,但結婚後,開始看到对方的盲点,因為貪欲或期望性的想法,我們扭曲實相以迎合自已的喜好。

我們在禅修的过程也是一样,会有很多盲点,以為是真的,但從練習的过程中,你会看見盲点,漸漸清晰。

同样的,當我們憤怒時,可能只看見他人的过錯,在憤怒的心態看来,事情的真相就是,我們的痛苦是別人的过錯,在佛教裡,憤怒稱為暫時的發瘋,它是危險的疾病,在病中我們自以為看見事情的實相,但其實自己的見解是扭曲的。

我慢,也許是腐化我們智慧最潛藏与隐伏的力量,我們很難認為自已是錯,以致若改變見解,承認自巳的錯誤,常会危及自我的觀念。

因此,否認證據並滋長心中更大的盲点,这也是為何有些人总与人爭執的原因,是看不見自已的盲点,自已一定是对的。

相反的,要如實智見必須有更大的勇氣,因為自巳必須放下許多錯誤的見解,看到自己身上的盲点。

洞見法是令人驚歎的,因為我們必須放下自巳認為最珍貴的觀念,我見。

因此,我們要如何才能如實智見呢?如何辨識深觀与妄想的差異呢?答案是,只有當我們抑制五蓋時,才真的可能如實智見。

 

 

注:简体版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