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是一种智慧,让一个人看到心理状态与肉体是无常的、短暂的、不圆满的、苦的、无我或没有自我的。事实上,自我只不过是心理状态与肉体一连串快速生灭的活动而已。
查看详细每天的观呼吸是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痛苦及散乱心,非常集中专注的强力呼吸和痛苦所产生的力量,可以有效地用来克服许多修行障碍,而这些障碍常常使行者的心念散乱。
查看详细内观禅修能使你达成解脱,当你禅修时就该全力以赴。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便成为解脱的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你修行有多久、多么卖力,智慧决不会从欲望中产生,不可有所得之心。
查看详细守戒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执取会领受痛苦,即使粘着于善事,也会有相同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做善事时,存有粘着,那么他的烦恼可不会少于做恶事,所以我们在行善时,必须随时保持正念以避免粘着。
查看详细人在心中有阻碍时,眼中的世界都有阻碍。心是很奇怪的东西,如果心中有物,外在的环境就会受影响。打坐也是一样,也要看到你的心放在哪里。
查看详细悟后的智慧是灵活的,是无得失心,无碍的。智慧是黑白分明的心用,当你正确禅修的时候就能受用。因此,在坐禅的时候要知道心的作用,它有无限的潜能。
查看详细练习禅修是为了知道身与心,不管发生什么都不重要,心的工作是去注意并且觉知,心不在外面,只往内观察,在任何姿势、任何动作都可以做到这点。所以,当你生病或不适的时候,也是这样观察身体。
查看详细当处理很多同时生起的感受,例如在头、手、身体、脚,未受导引的行者的心会慌张失措,妄念很多而不会当下生起正念。结果是个人的苦恼与烦躁。如要避免这样,必须只正念于最显着的感受,应升起对感受严格的察觉,并以正念护卫这种觉察,行者应该能够穿透感受以体验它的本质,这需要一番努力。
查看详细佛经上说所有的味道中,最好的味道是法的味道,法的味道不仅仅是一种平和与自由的感受,它是觉知并且理解,是我们一向缺少的质量。你需要充分地去品尝法的味道、觉知的味道、正念的味道、理解的味道。享受你的禅修,拥有觉知更好。我们不是去享受结果,而是去享受禅修过程本身。
查看详细如果我们有善心与舍心,结果必然是慈悲的,反之,装模作样的结果都不可能是慈悲的心。我们要积聚所有善德,避免不如法的行为,那么在我们一生作总结的时候,就会真的自利利他了,也是真功德。
查看详细我们禅修是为了开发觉知,并且增强心善的质量,有戒的质量。当五根平衡并且足够敏锐的时候,我们就会觉知到目标,在禅修的时候更畅顺、更进步!因为平时有法的质量,令你积累了福德智慧资粮。
查看详细习禅也一样,有些同修很坚持,进步很快,悟性也比较好,这也是与自己过去生积累的福德智慧有关。因此,每天的习禅质量就是你自己种的因了,方法要用得正确,清楚知道,用心专注,有量有质,果也自然呈现在法里面。
查看详细智慧不同于知识,也不同于信仰,正确修行的结果是智慧会产生,这些智慧是行者修习与观察之后得出的体悟,也只有那时,行者才会真正发现经典上关于实相的真实含义,它是在文字与语言之外的,而一个以正确方式禅修的圣者都可以做到的,智慧是通过正确的修行,履行八正道自然而然产生的。
查看详细在触受上断,自信的认定才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修行人的“心”要坚固,而我们平时也要坚定信心,有正确的目标方向,知见正确就能迈向道迈向果。
查看详细修行的关键在于无论在哪里做什么或发生什么,都保持觉知,精进不是表面做什么,而是内心没有间断觉知和自制。
查看详细我们做过很多恶业,通过修习内观禅法,才能快速清除掉心的污垢与恶业,所以我们在坐上必须不改变姿势,不移动,正念于任何出现的感受,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内观时偿还我们所做的恶业,不只此生所做的,而且很多是前世所作的。
查看详细由正念来守护观察,以正定作为心中力量,以正见作为领导者,当心体悟到不执取,我就消失了。存在的是了了分明的状态,心会注视着身体和感受,不执取且超越它们,逐渐地,心是正常的、自在的。只有心和自己生死相随。
查看详细业有因有果,由五蕴所造,业将永远随身。当我们能完全地灭除五蕴和所有执取,训练自己真正的放下,如此修行,直到习惯成自然,我们将会体验到平静与自在。
查看详细结交贤慧者,有如受香气熏陶,增智能学习善道,养成芬芳品德。说话适时少欲求,端正自己的心,斩断世间苦因缘,智者减少了意识的干扰与心的束缚,应时时观照,不令心放逸,不要让心肆意飞驰。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