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先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制心于一处不使散乱,随着变化施为,而不存在好坏顺逆的感受,精进踏实不放逸。
查看详细如果有一个人活了一百岁,怠惰又不精进,无戒又不修定,无智也无正念,不明白苦的缘生缘灭,便比不上一位坚定信仰又精进的,明白苦的缘生缘灭的,持戒又修禅定,有智慧的圣人只活了一天。
查看详细因此,如果没有正见,修行不注重了解烦恼,掌握技巧削弱它们,而是注重在强而专注的定力,我们有可能创造任何内心向往的境界,而进入了定生喜乐的境界,有了高深的定力,我们能创造出任何东西,甚至是涅槃这个概念,这是为何要对这类定力有所保留,它可以创造出任何想要的东西。
查看详细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法即是修行,那也没有错,不过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真正的修行,发生在心遇到感官对象时,感官接触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
查看详细什么是法? 法,就是智者自觉。就是心没有人可以替代自己去做的,也没有办法从外在任何一个资源里面找到的,只有自己回过来观我们的心,如何生起贪爱与愤怒。只是很单纯地观察,让这些心念能够自己生起,自己息灭。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要在禅修中,练习训练自己的心,有观察的能力,这才是重点。这需要一颗十分安静、平衡的心, 才能观察如此快速的心理活动历程。
查看详细譬如说,这里有一禅修对象,你用心注意着它,然后你认真地思念着它,接着,身体因出现鸡皮疙瘩而颤抖,你会感到快乐,之后你会安静下来。没有别的了,大师!对于这些事情,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用语来表达的。 郎仑大师说:「好!让我想想: 『寻觅目标(禅修对象),然后用心注意目标是寻(Vitakka),认真地思念着它(继续注意着目标)是伺(Vicāra),身体因出现鸡皮疙瘩而颤抖是喜(Pīti),快乐是乐(Sukka),安静下来是心一境性(Ekaggatā)。』
查看详细佛法(Sāsana)已经超过两千年了,就好像市场快要收市,现在正是修习(可导致涅槃的)内观禅的时候,有意求道的人若肯奋力修习内观禅,便有机会根据其累积的功德或波罗蜜而获得理想成就。
查看详细耶拉大师很满意迦韦师的回答,并对他说:「非常好!迦韦师!这类有关真谛的知识非常深奥,从今以后,我们想修习你的禅修方法,你可以留在这里一个雨季安居期吗?我想请你教导我们的在家护法修习禅修,以免他们堕入苦界(指四恶道)。」迦韦师高兴地回答:「非常好!大师!我正希望有人给我指导佛法,因此我非常欢迎你的邀请。」
查看详细随着禅修的进展,他察觉到:人们都在追求外界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感官欲乐,他为此人性而感到震惊。当他有机会和邻居们说话时,他会警告他们要小心留意
查看详细大师曾说:那些在我为名医那一世中见过我的人,将会在今世见到我,并在我的教导下修习内观禅修法的。
查看详细宣隆大师出生于敏建镇(Myingyan)的宣隆村,年青时,曾在政府的办公室当公务员,后来,因为收入不敷家用,遂辞职回家耕作,做一个农夫。
查看详细作为一个禅修者,有在培养觉知觉察正念是重点。这是为什么觉知正念能超越善恶,当行者在觉知中,就是培养正念与智慧,迈向解脱的路上。正念开展的状态,是对当下的清醒与觉知,对于外缘的刺激或引诱,喜欢或厌恶,心都不为所动,只是觉知着它们,能平静地去觉知,便是最真实的一面,有时,在生活的当下,就能出现出世的境界。
查看详细多数的事情都只是虚假,我们却执着这些错误与不确定的事物为真实。佛陀教导我们看见真实而非虚假。 在禅修当中不弄虚作假,就是在种善因,解脱在于因,因正确——自然成就而证得果位!
查看详细观察念头,不善心不断生起:一次、两次、多次,行者也要持续地保持观察。只是知,不加东西,心便会逐渐明白。贪心想得到结果,智慧也会有目标,两者的分别在那里?当贪心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有智慧的人不会生气,他会想为什么没有得到结果,是什么因缘条件不足?并尽力改善不足之处,智慧着重因,烦恼着重果,这就是两者的分别。
查看详细在Youtube上发现了一个华纳大师的视频,是账号“Sisi 就是狮子 Xie”上传于2016年3月9日,猜测可能是2015年12月的加巴当国际禅修营时录制,一位看上去像俄罗斯的贤友提出一个关于精进力的问题,华纳大师做了回答
查看详细2017年12月23日,在12月举办的10日禅修营时,由华纳大师作了名为“我们为什么要禅修”的主题开示,全程缅语演讲。
查看详细2019年加巴当国际禅修营中,有三位来自俄罗斯的贤友,两位男众,一位女众,这位女众贤友拍摄记录了禅修营的片段,以下两段视频全部来自 Kateryna Kuzmenko的Youtube账号
查看详细法并不一定精美,也不一定华丽,但当我们在困苦中起观照,法便清晰地呈现并教导我们,在困苦病苦的情境中时,苦便激励着我们,这些困难使我们坚强,让我们更升华。
查看详细从学习禅修的角度来看,禅修是一门非常实际的思想。所有无益于身心、生活的东西,都是无谓的努力和多余的行为。换言之,我们要经常活用知识,不要只是死读书。如果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那么,努力学习佛典也是徒劳无功。
查看详细当正念有足够的力量观照时,它会让心明亮起来,并且让智慧更加清晰。如果有事,我们就观察,把心放在当下,如果没有,则不用观察。我们只要对自己相续保持正念,清楚的觉知即可。由于正念所产生之觉知力与敏锐度,你将能保持自制与谨慎。没有意义的争论,说再多都没有用。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