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身识生起的受,有乐受有苦受,禅修者必须理解和知道心识的每一个新的生起与灭去。在修习的过程中更加明显,这是己经修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行者会有的体验。散乱消失,行者的念住变得只集中在生与灭上,然后对心识生灭的觉知变得更加快透速稳。
查看详细精神生活变成一种仪式,变成一种诵经、做功德的事,变成一种克服恐惧的避风塘,这些都已经跟真正的佛法沾不上关系了。真正的佛法已经够多了,多得像林中的树叶,但必须学习和实践的却只有一手掌那么少,因此,学习佛法,请直接学习,只有身与心,如果你用心专注,每天练习培养正念,得与施会是均等的,反之,放逸、懒散、不认真或半途而废,少施一定不能多得。
查看详细正念是正确理解,正知或译为正智,是清醒觉知。正念有四个层面,“念”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又名四念住。念住或念处,都是指让心念集中安住于一处,以防止杂念、妄想生起,通过如实观察心所专注之处,省察其中微细生灭的变化来洞见实相,对身体、感受、心念,即心的深层状态,法的思想内容保持正念。
查看详细新同修要多练习观呼吸,当集中专注力在呼吸的触感上,知道,觉知每一下,当你积累很多很多定力的时候,在第二部分自然而然的对强烈的感受也会很专注地觉知到,而在所缘上,也可以扩大到全身,如果持续一段时间,一般非常轻安和喜悦的感觉会生起,这就是禅那
查看详细自己能把感官之门守护好,就能防止欲望生起。就能具备平和宁静之心、舍心,也能过好生活。心也不会像跷跷板一般,起伏不定。当得到时往上扬,得不到往下落,在这世间,无论在那,在任何环境,没有任何东西令人满足的。世间提供我们的只是感官接触而已,看、听、闻、尝、触和想,这些都是短暂的,而追求感官欲望会耗费许多精力和时间。事实上,不是感官快乐,而只是心产生满足感而已。
查看详细虽然我的小火苗还很小,还是经不起大风大浪,但只要慢慢走,多数时候可以保证不熄灭了,从只能完全不动到可以慢慢走,终于迈出了第二步。
查看详细名色的相依关系,名色相互依止而生存,名支持色,色支持名,名倒色就倒,色倒名就倒。就好像两束芦相依相立,相离相倒。另方面名与色是不相杂的,名中无色,色中无名。就好像击鼓而发声之时,鼓不是声,声不是鼓,鼓与声不相杂。总之,名色既是相互依缘而起不离,名色又是不相杂的,它们是不即不离的。
查看详细很多初级的行者,都不知道自己坐禅是做什么,一知半解的多,心态与方法都不正确,就算能够坐上几小时,都是在不断的换脚、移动,换禅修方法,没有耐性,贪心想得到法,但又眼高手底,不想努力但想知道结果,争论傲慢自我,嗔心全部出来。如果真想成就成为智者,要清楚明白自己的修行要认真的态度,心态要正,方法用得上,一门深入,专精于一,直至生命的完结一刻。
查看详细世上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在修行,他们打坐、诵经、献花供佛、哲理探讨,然而这仍是非常表面的。虽然这比毫无兴趣来得好,可是却仍未进入问题的底层,他们的问题跟一般人一样多。由此可见,真理并没有渗透他们的心。
查看详细身体的累只是一种感觉,只要心不累,就是真的不累。身体的疲劳,睡一觉就过去了,第二天依然会生机焕发,可心一旦累,便将是一个不容易消解的负担,或是被他人所累都是你身边的亲人,或被自己的我执所累。生活总会有太多的难题与烦恼,很多人往往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查看详细如果把一切生灭过程,做最概括性的区分,那就只有:二大类,物质与心,而且二者都是生起后几乎马上灭去,学禅之前,我们也知道无常的道理,知道快乐不能长久,但是不快乐是否也是无常呢?听和看也一样短暂,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可是实修经验和听闻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禅修时,从你听到声音到声音完全消失,你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还看到心,也就是耳识的生灭过程,你所见到的,是两种过程几乎同时的生灭。
查看详细在禅坐中,当我们对自己所生起的念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便能了知生起的一切,并予以彻见。假使行者希望舒适、轻安不断地生起,很明显这便是贪;如果逃避抗拒不适的痛苦,这便是嗔。
查看详细我们禅修的目的是要证入涅槃,要止息所有的痛苦烦恼,涅槃意指不再燃烧,也就是所有欲望的止息。因此,佛陀叮嘱,我们应该说一些有益的、能激励人心的话。谈论法时,不必要的争论,争论不会令人开悟,应该正确的表达,并掌握重点,这种法谈可以使我们解脱苦,这是所有修行者共同的目标。
查看详细很多人都问修行是在修什么?真正的修行,不是寄望于修行得到什么,也不是要按照我们的意愿改变一切,而是为了我们的内在能得自在。修行就是修心,心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识,心永远离我们很远,但它永远跟随你我。
查看详细如果自己知道为了什么去修行,便会持续,坚持欣赏自己的努力,了解这点,便能带来喜悦,自在常在定中。唯有当我们将内观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时,内观方才有意义。打个比方吧,在禅坐当中,我们可能会彻悟自己是自己业的主人,要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负责。
查看详细观者偶尔可能出现过度的轻安,这时的身心处在极度的安止中,所以可能会出现片刻的无意识状态,有时候,太强的定力会导致禅观目标、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心更因此失去觉知,落入有分,这时候身体还是挺直的,不像打瞌睡般东歪西倒,具备这种定力的观者,虽然有几个片刻,可能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坐很多个小时,不过身体依旧风大,气十足,不至倒下。
查看详细意识活动受因缘法控制,那些认为意识是没有因缘可以控制的人,当然是错的,因为意识可以因个人行为而产生或熄灭。佛陀在《布咤婆楼经》更精深而明确的说,一个僧人如何证入禅定,从初禅到无所有处定,然后佛陀分别解释并举例说明每一种禅定。
查看详细守护根门即是守护心。不要让心随意妄想,杂念纷飞。善加守护心,使它只生善的,有益的,清净的念头。心必须达到一旦产生不净之念,就能做到实时觉察其不悦,且能如救头燃地赶紧舍弃的地步。我们必须将不悦的感受视为一种导引。除了全然的平静,喜悦,轻安和慈悲的感受之外,其余一切的思惟过程都是有问题的,不是贪爱,就是憎恶。
查看详细生命是一段旅程,而将禅修形容为那段旅程的停止,专注于呼吸,净化心的习性与污染。如果行者注意自己的呼吸,就不可能感觉到身体的其他任何部分,反之失去专注力,在打妄想了。如果完全专注在气息的进出或鼻的触感上,集中专注,换句话说,行者止息了四根,也止息了多数的身根,只剩下呼吸而已,心会渐渐静止和净化。
查看详细修行不能光靠口说,必须实际行动。我们内心里的不适、痛苦、恐惧和忧虑,都是自己做成的,唯有坚持实际修行,我们的心田方能转变而敞开。当下的接受和觉悟,改变了我们整个内心世界
查看详细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是志力于把自己的心,训练培养成一位觉醒者,心安住成为觉知者,喜悦者,就会洞悉到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身只是物质,不再是我,如果持续的训练培养,坚持下去最终就能清除以为身是我的邪见。
查看详细一颗未受过训练的心,每一次见到厌恶或喜欢的事物时,心会跟着厌恶无欢喜的情绪起伏不定。这些起伏的波浪是烦恼,是每一个人都经历的烦乱,并会造成一种不舒适,不安全之感。 忍耐也同時能夠用来对治情绪不定的时候,能夠忍耐便是另一种停止因好坏而产生情绪反应的方法,指的也就是灭除贪爱。
查看详细人们之所以如此难教,是因为不了解佛法,不知法藏身何处,不知它是从自身内里去发现去感知。利他是克服自我重要感的良方,人们习惯于将自己放在他人之上,凡事总会斤斤计较,但这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并与他人深深相连的世间,如果行者能够为他人付出而喜悦,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更美好。
查看详细善和恶只是世间法,只是心的状态,假使行者追从它们的话,行者的心就变成世俗,而只能在幽暗中摸索,不知出路,也不能领悟法,如果是这样的话,表示行者还未能主宰自己,心在俗世上,不知法藏身何处,打败你的是自己,不是他人。
查看详细当前面两个阶段,“戒”和正见完全时,第三阶段是烦恼会自然连根拔除,无须刻意为之。当太阳出来了,还用点灯吗?当有光明时,我们不忧虑要去除黑暗,它就在那自然呈现。
查看详细在禅修之后,你会开始产生洞见。修行便具有这样的价值,它会一点一滴渗透进来,而你也会开始认真与努力地觉察。由于了解世间的过失,觉知自己的老化,时间流逝你开始放在心上,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看到思维与行为上产生变化,此时我们了解佛法是真实的,所谓“我”或“我的”都只是一种假名而已。
查看详细宣隆禅修法贡献良多。它能使行者抛开自己的思维模式,而直接,立即地掌握事物的实相,它拉紧发条,振奋起来,并且能发挥出行者的身心潜能。它给予行者得以承受人生兴衰起伏的方法与力量。它正中要害的打击了,这个骗人的,自爱而虚幻的我见。这可是所有不幸痛苦与烦恼和不圆满的来由。
查看详细感受啪一声断了或者完全地熄灭了,禅修者的心变得清净、涤净、稳定而有用,生起慈悲喜舍心,这种心不仅仅字句的覆诵,这是没有贪爱和自我认同我执的。以这种清净,涤净,稳定和有用的心,行者于心识“观照心识”,心念处,安住于心,随观心识,于心观心而住。
查看详细死亡像一片掉落的枯叶,当死神来到自己身旁,伫立于死门之前才发现,生前没为后世存资粮。你应当为自己建立皈依处,努力练习勤修成为智者,清除尘圬与解脱烦恼之后,你的心将会听到,由彼岸传来的声浪,刹那又刹那,一分又一分。智者有次第的清除自己的污垢,不再有苦生苦灭的痛苦循环轮转,懈怠是美的污圬,放逸是修行者之圬。
查看详细任何法门都不可执着,这是佛法的核心宝藏,执着是表示产生自我意识为“我”,是指执着一个不存在的自我意识,“我所有”是指执着与自我有关的现象。因此,既不执着“我”,也不要执着“我所有”,当你在禅坐里面,至高无上的佛法和涅槃都不可以执着。不执着“我”或“我所有”,这就是佛法的核心宝藏、也是佛陀所强调的。能够实践这句话,就等于实践了一切法,因此,你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