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克服禅修的五盖障碍的初始努力中,用方法和坚持中行,住,坐卧的四念处法门很重要,其禅修方法和用意是使用一个禅修目标和所缘来培养足够的专注力,觉知,警醒和努力,把心智带到比障碍更高的境界和层次,为心智创造最佳条件来省察心的本质。
查看详细禅是内在的宝藏,就是我们的意志力,虽然意志力不是万能的,但它是我们成就事业,成就人生不可或缺的,任何一件事想要做成,都需要内外各种因缘条件,如果因缘不具足,不必因此停步不前,更不必因此而否定人生,禅修也一样,我们其实就活在佛法当中,只是你从来没有注意到而已,人们累积了庞大的财富,到了死去的那一刻,依然连一毛钱也不能带走,攀上高位的,终究是借来的,人类本质与真实的人生,绝非那么肤浅的东西。
查看详细禅修不是知识,不是研究,是实践。由亲身体验的过程和迈向行道上的开悟之旅,不可说。每一个人的禅修过程和程度都不一样,只能说你到那就是那,只有你亲身体验过,才能品尝禅修的滋味。如果自巳从未开始习禅,问了也不会明白。 每天都要禅修,想禅修有进步,守住一个方法,现在就开始练习。不要认为日后可以多修一些,凡是所有生命,寿命的长度,随时间日减。有如活在日渐干枯的池中之鱼,必然会面对死亡。
查看详细人生有四种值得高兴的事,患难遇友,少欲知足,命终积善,离一切苦。 珍惜每一个当下,心动则生欲望,何必顺心追五欲?伐树不断根,虽斩犹再生,除欲不除根,苦楚犹再生。
查看详细有时侯会看见别人的行为和语气而起嗔心或烦恼,这是不必要的痛苦。也不是我们的法,修行是修自巳的心。不是修别人的心。但大多数人只是在修理别人,修别人的心。你是修不到的,对你而言。学习不要去比较,不要去分别。 放下你所有的观念,你才会看到主观的自巳。去观照你的观念和观照你自已,这就是我们的法。你不可控制或迫使他人的行为举止都如法或跟你一样,这样的期望只会使你痛苦。它是禅修者最常犯的错误,只需审视你自已和你的感觉。这样做,你才会明白,戒律是自已能自律。
查看详细修习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佛陀说过,当他的正法放入凡夫的心中时,必然会彻底地败坏无余,但是如果放入圣弟子的心中,必定是真正的纯净和可靠,同时也是不能被抹灭和遮蔽的。所以,如果我们只是致力于正法理论的研究,那是起不了作用的,只有当我们已经训练自己的心意去消除它的反覆无常,也就是它的烦恼尘垢时,它才会充分利益修习者。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避免扭曲或偏离了它的原始法义。
查看详细放松的意思,是把烦恼放松,而不是把那持续带有智慧的精进力放松,真正的完全放松是智慧的工作。放松烦恼,即能够放下的能力,不带着烦恼去觉知,因为烦恼令心累和花费极多的精力,禅修者不能太松或太紧的两个极端,只有自己知道,调到适合的平衡点。这个过程没有人可以帮到你,只有靠自己去尝试。
查看详细法是自己去求道,要有坚毅不拔的勇气才能够成就,世间事总做不完,但你还有很多时间浪费在俗务上吗?求法修行如果你把它放在第一位,每个人都会有时间,只是你从未开始罢了,如果有人活一百岁,虚伪又没有智慧,不如只活了一日,一心学习正智,持戒又修禅定,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最高无上的勇士,能解脱一切苦,善于一切智!
查看详细真正的专注,就是正定,其实八正道就存在于自身,眼耳鼻舌身意及身体。而这条路径,心智则行走于其中。在修习时,认识身心五蕴呈现的这条路径,并检视觉察,那么所有的法都将揭露在你面前。心灵的路径极其简单,不需多加解释,放弃对爱恨的执著,接受事物的原貌,舍得放下,这就是在修行中所做的一切。不要试著成为什么,不要让自己成为什么,不要想抓住什么,也不要抗拒什么。
查看详细多数情况下,每一个禅法其实都是适合多数人的,否则也流传不下来,如果你在一个禅法不能入门,八成情况下,换一个禅法也入不了门,换几个以后你可能就以为修行这件事是骗人的了,最后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要么乐于泡寺泡法师,要么乐于组织个小活动刷存在感,要么就放逸散乱生死沉浮。 其实,最后就是自己骗自己而已,生活中哪有一丝丝改变……
查看详细行者必须透过自身的练习和专注,而达至寂静,而不是逃避,行者如何能逃避心以及各种既定的现象?事实上所有的身心呈现,苦受、痛受、病苦、以及空幻到处都是,就像是排泄物的气味一样弥漫,无论大小闻起来都一样,为何还不愿意放手?死执不放,你有如是看见吗?放纵自已的心恣意邪想,便迷失了自巳,如果我们的心保持清净,终生奉持戒律,净化自己的心,这便是最高的戒行。
查看详细对四念住而言,最重要的是当下具足正念,正知。只有保持在当下才能断除贪嗔,当一个所缘出现时,修行者必须观照这个所缘,直到他了解这个所缘的自然的真实状态。这个所缘不是色法就是心法,那么行者就可以体会到身、心是无常,苦,无我的非我,非自我。
查看详细其实,在这个禅修过程中,发现原来自己的每一个心念都会产生果报,当有了想逃避苦的念头时,其实更大的苦受在后面等着我,当自己不害怕,迎头面对时,它们反而会慢慢消退… 原来痛是礼物!通过它的显现,可以很快看到我们的心性。
查看详细佛经上说人生就是苦多而乐少,欲界众生就像在烦恼的火焰中烧烤,片刻翻转的时间得一丝丝凉风,便是快乐。之前体会非常浅,觉得这世界很好呀!通过2天的禅修,觉得自己就是逃避。明确的知道身体会逐渐衰老,疾病缠身,烦恼如影随性,就是不愿意多花一点点时间,多花一点点努力去脱离这种累世纠缠的苦,而对修行的苦,烦躁得很。
查看详细这次参加的怀柔禅修活动,应该是我第一次正式了解禅修的实践方法,对于我而言意义重大,有真实部分体悟到佛法中的苦谛四行相,无常、苦、空、无我。 对苦的感觉是我这次禅修中最强烈的体验,孙伦禅法前半部分的强烈,短促的呼吸让我印象深刻,以前我个人也在家中有独自练习安那般那的数息,妄想纷飞,但这个法很好,除了苦的觉受以及空气与鼻腔的接触基本没有其他的妄想
查看详细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一样虚幻短暂。看著众生的生死,就像看著舞步的变换。生命就如空中的闪电,就像山涧冲泻而下,奔腾不巳。在我们活著的时候,要当下正视改变,这是为死亡作准备的最好方法。
查看详细当我们学习禅坐的时候,都会与五盖打交道,经常性的是掉举和昏沉,是五盖中两个最明显的状态,跟着是疑,打坐时妄念纷飞,坐着不知道自巳坐着是做怎么的,疑包括知见有问题,人之所以怀疑,就是因为起了一些错误的知见,所以愈有见解的人,通常疑惑也愈多,或无用到方法,或用自已的想法禅修,当疑惑生起不正确的知见时,就会是禅修最大的障碍。
查看详细很多人做事不顺不通,就归诸于业障太重,自已不努力也归类于业障,到底你的业障是怎么?业障在那里?若不经由痛彻地返观自已的起心动念,何以明了自已的业障?而予以对治消除。
查看详细追随佛陀脚步的人都应当明白,修行的本质是修心,为什么?这是因为每当念头生起的那一刻,我们就有一次机会体验,若是生起了恶念嗔恨的情绪,至少应先试着把它转化成没有攻击性的念头,透过觉察认出念头的方式,我们就能不断的让自己更好,将觉知念头作为修行的对境,并藉此而能转化自己的心。
查看详细若你曾经受苦,你会了解别人受苦的感觉,而如果你是在帮助别人,受苦可以让你理解和产生慈悲心,裨益你帮助别人,当你练习时,不要逃避痛苦,苦受是你真实的体验,最痛苦的时候,可能是最开阔的时候,最脆弱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坚强的时候,痛苦能教导我们慈悲。
查看详细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为了营造清净和合的共修环境。请师兄们仔细阅读注意事项后再进行报名,“勿舍己道,勿扰他心”
查看详细首先谈谈感觉,两个字描述,“刺激”。因为平常有练习冥想的习惯,平常呼吸节奏趋向于平缓悠长,在第一阶段‘触’的感觉不是很明显,同时也让师兄多次提携带节奏,加快呼吸频率。妄想很多,心中不断闪烁各种疑惑,还有多长时间?旁边的小伙伴动了?呼吸节奏这么快,心率会不会很高啊?等到44分钟准备开始第二段修行之时,已经保留单线程思维模式,虽然还有妄想不断冒出,但明显感觉到,专注力的增强,以及下半身各种酸痛,让我无暇顾及那些其他人的反应。
查看详细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哪能一下子就恢复,果子要待到成熟,才能从树上掉下,法则是强迫不来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波罗密,你能坚持下来坐禅吗?如果你能坚持,表示你有足够的波罗密,不要对你自己疑惑,如果你有练习,是在对自己慈悲,有慈悲心的人,才有力量慈悲他人,每一天,你在做了什么?心放在那呢,自己要知、有戒。
查看详细呼吸是最珍贵的赠予,每个人临终时刻,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样子,这是你我都无法避免的时刻。就算你有万贯家财,临终也带不走一分一毫。那时,就算寻遍天下,也无法多买几口气,也买不到一分钟的生命,一刹那的呼吸是如此珍贵,生命走到尽头,无法言语,每口呼吸都充满痛苦的挣扎。
查看详细会被打断的安宁就叫不安宁,会被干扰的平静就不是真的平静。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环境中的人。如果你的内心是污浊,纷乱的,静坐再长的时间,也是枉然。不是吗?
查看详细事情本身与做事方法,有时有真才实学也不够,有时还需要点运气,一个人如果态度不好,他做怎么事也不会成功,甚至连理性和正义都会被扭曲变质;反之如果态度很好,做怎么事都会事半功倍,即使你对人说不,也会让人接受你的理由,良好的举止往往令人舒服、倾倒,行为和态度很重要,令人愉悦的言行,往往能以绝妙的方式帮你脱离困境,生活的智能。
查看详细